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16页 |
1.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2页 |
2.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2-14页 |
3.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1918-1937 年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兴办背景 | 第16-22页 |
1.1 稳定的政治秩序 | 第16-17页 |
1.2 基层行政的推动 | 第17-22页 |
第二章 1918-1937 年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发展阶段 | 第22-34页 |
2.1 义务教育的建设时期(1918-1921) | 第22-27页 |
2.2 义务教育的进展时期(1922-1927) | 第27-30页 |
2.3 义务教育的顿挫时期(1927-1937) | 第30-34页 |
第三章 1918-1937 年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办学实践 | 第34-52页 |
3.1 师资力量的培育和管理 | 第34-42页 |
3.1.1 师资力量的培育 | 第34-39页 |
3.1.2 师资力量的管理 | 第39-42页 |
3.2 教育经费的筹集和使用 | 第42-47页 |
3.2.1 教育经费的筹集 | 第42-46页 |
3.2.2 教育经费的使用 | 第46-47页 |
3.3 行政督导的机构和职责 | 第47-52页 |
3.3.1 行政督导的机构 | 第48-49页 |
3.3.2 行政督导的职责 | 第49-52页 |
第四章 1918-1937 年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历史启示 | 第52-58页 |
4.1 关注社会环境,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 第52-53页 |
4.2 重视师资培育,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 | 第53-54页 |
4.3 拓宽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 第54-55页 |
4.4 完善体系建设,发挥行政督导的作用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