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2.1 本体角度的汉语形容词研究 | 第11-12页 |
2.2 汉语形容词偏误研究 | 第12-14页 |
第3章 泰国学生汉语形容词的偏误类型 | 第14-27页 |
3.1 形容词重叠式使用泛化及其否定表达的误用 | 第14-16页 |
3.2 近义形容词使用混淆 | 第16-18页 |
3.3 形容词充当定语时遗漏助词“的” | 第18-19页 |
3.4 形容词后“的”、“地”使用混淆 | 第19-21页 |
3.5 形容词后面冗余助词“了” | 第21-22页 |
3.6 “有(一)点(儿)+形容词”与“形容词+一点(儿)”使用混淆 | 第22-23页 |
3.7 状态形容词前冗余程度副词“很” | 第23-25页 |
3.8 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语序偏误 | 第25-26页 |
3.9 形容词误带宾语 | 第26-27页 |
第4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 | 第27-35页 |
4.1 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27-32页 |
4.1.1 母语负迁移 | 第27-28页 |
4.1.2 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 第28-29页 |
4.1.3 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29-30页 |
4.1.4 教师教学方面的影响 | 第30-31页 |
4.1.5 教材编写方面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 教学建议 | 第32-35页 |
4.2.1 学习策略 | 第32-33页 |
4.2.2 课堂教学 | 第33页 |
4.2.3 教材编写 | 第33-35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