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1.3.2 统计分析法 | 第13页 |
1.3.3 文本研究法 | 第13页 |
1.3.4 比较研究法 | 第13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4.1 教育测量理论 | 第13-14页 |
1.4.2 心理学理论 | 第14页 |
1.4.3 教育评价理论 | 第14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地理试题历史研究 | 第16-20页 |
2.1 改革开放后高考制度与模式变化综述 | 第16-17页 |
2.1.1 高考制度的恢复 | 第16页 |
2.1.2 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 | 第16页 |
2.1.3 高考制度的新一轮改革 | 第16-17页 |
2.2 新课改与2012~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与契合度分析 | 第17-20页 |
2.2.1 2012~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与三维目标契合度分析 | 第17-18页 |
2.2.2 2012~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与新课标基本理念契合度分析 | 第18-19页 |
2.2.3 2012~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与新课程设计思路契合度分析 | 第19-20页 |
3. 2012~2014 年高考地理试卷人文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 第20-32页 |
3.1 内容特点分析 | 第20-27页 |
3.1.1 注重融合与交叉,联系不同学科领域 | 第20页 |
3.1.2 联系实践,培养全方面人才 | 第20-21页 |
3.1.3 重视专题考查 | 第21-22页 |
3.1.4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全球性问题 | 第22-23页 |
3.1.5 图表试题更加灵活 | 第23-25页 |
3.1.6 内容选取打破常规,更加灵活多样 | 第25页 |
3.1.7 内容信息由繁化简,难度略微下降,灵活度上升 | 第25-26页 |
3.1.8 试题结构稳定一致 | 第26-27页 |
3.2 形式特点分析 | 第27-30页 |
3.2.1 图表类 | 第27-29页 |
3.2.2 因果类 | 第29页 |
3.2.3 组合类 | 第29页 |
3.2.4 比较综合类 | 第29-30页 |
3.2.5 探究类试题 | 第30页 |
3.2.6 开放类试题 | 第30页 |
3.3 命题理念特点分析 | 第30-32页 |
3.3.1 注重新课标基本理念的体现 | 第30-31页 |
3.3.2 综合性加强 | 第31页 |
3.3.3 强调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 第31-32页 |
4. 2012~2014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命制发展趋势的分析 | 第32-39页 |
4.1 注重交叉融合,凸显综合性 | 第32页 |
4.2 注重微观地域性 | 第32页 |
4.3 注重实用性,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32-33页 |
4.4 探究性、创新性更加明显 | 第33页 |
4.5 时代热点突出 | 第33页 |
4.6 灵活开放性更强 | 第33-34页 |
4.7 注重命题的稳固性与公正性 | 第34-35页 |
4.8 突出试题的基础考查与层次选拔性 | 第35-39页 |
5.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的预测与比较研究 | 第39-46页 |
5.1 关于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1、2卷)人文地理部分的预测分析 | 第39-43页 |
5.1.1 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热点问题仍是主流 | 第39页 |
5.1.2 试题选取内容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 | 第39-40页 |
5.1.3 试题形式灵活多变,新颖多样 | 第40页 |
5.1.4 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 | 第40页 |
5.1.5 区域地理偏向热点地区 | 第40-41页 |
5.1.6 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与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 第41-43页 |
5.2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的考前预测与试题(考后)比较研究 | 第43-46页 |
5.2.1 时代热点问题如预期出现,试题联系生活实际 | 第43-44页 |
5.2.2 热点地区仍然集中在青藏、西北、北美地区 | 第44页 |
5.2.3 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方面,预测分析与实际试题相一致 | 第44-46页 |
6. 思考与建议 | 第46-51页 |
6.1 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 第46-49页 |
6.1.1 重视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 第46页 |
6.1.2 培养学生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 第46-47页 |
6.1.3 增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分析、综合能力 | 第47-48页 |
6.1.4 重视高中地理新课标对高考地理的指导作用 | 第48页 |
6.1.5 教学过程注重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 | 第48-49页 |
6.2 高考地理试题的解题技巧 | 第49-51页 |
6.2.1 熟练基础知识,学会甄别信息 | 第49页 |
6.2.2 寻找关键,抓住题眼 | 第49页 |
6.2.3 全面观察,严谨细心 | 第49-50页 |
6.2.4 提高读图能力,强化解题技巧 | 第50-51页 |
7.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