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5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3.1 中小企业的概念 | 第15-16页 |
1.3.2 中小企业融资中政府职能的界定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页 |
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9页 |
2.3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9-21页 |
3 乐清市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3页 |
3.1 乐清市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 第21-22页 |
3.2 乐清市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2.1 资金融出主体过于分散,缺乏金融集聚平台 | 第22-23页 |
3.2.2 资金融出主体金融行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 第23-24页 |
3.2.3 资金融入主体中小企业规范性增强,但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 第24页 |
3.3 乐清市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现状 | 第24-29页 |
3.3.1 乐清市政府对当地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 第24-26页 |
3.3.2 乐清市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服务现状 | 第26-29页 |
3.4 乐清市政府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3.4.1 政府融资监管有待加强 | 第29-30页 |
3.4.2 以政府为主导的外源性融资渠道单一 | 第30页 |
3.4.3 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不够健全 | 第30-31页 |
3.4.4 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监督欠缺 | 第31-33页 |
4 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33-38页 |
4.1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服务的实践与创新 | 第33-34页 |
4.1.1 天津市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贷款和担保双平台 | 第33页 |
4.1.2 山东多地政府引导中小企业成立信用联盟 | 第33-34页 |
4.1.3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服务对乐清市政府的启示 | 第34页 |
4.2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服务的实践与创新 | 第34-38页 |
4.2.1 美国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经验 | 第35页 |
4.2.2 日本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经验 | 第35页 |
4.2.3 欧盟国家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经验 | 第35-36页 |
4.2.4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服务对乐清市政府的启示 | 第36-38页 |
5 乐清市政府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 第38-48页 |
5.1 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引导中小企业规范化经营 | 第38-39页 |
5.1.1 强化政府的行政约束 | 第38页 |
5.1.2 引导中小企业规范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第38-39页 |
5.1.3 协助成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 | 第39页 |
5.2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部融资补偿机制 | 第39-43页 |
5.2.1 增加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 | 第41页 |
5.2.2 增加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 第41-42页 |
5.2.3 积极引导民间融资的发展 | 第42-43页 |
5.3 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 第43-45页 |
5.3.1 乐清市政府敦促担保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 第43页 |
5.3.2 乐清市应协助中小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加强互利合作 | 第43-44页 |
5.3.3 乐清市政府应主动出击,加大扶持力度 | 第44页 |
5.3.4 乐清市政府应积极促成信用体系的建设 | 第44-45页 |
5.4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监督机制 | 第45-46页 |
5.4.1 健全政府政策的决策、落实和监督 | 第45页 |
5.4.2 强化行业协会的监督 | 第45-46页 |
5.4.3 强化中介机构的监督 | 第46页 |
5.5 构建专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中心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