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研究初中化学教材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一、初中化学教材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3页 |
(一)化学教材的定义 | 第12页 |
(二)初中化学教材的功能 | 第12页 |
(三)初中化学教材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二、中美两国化学教材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 第13-15页 |
(一)我国化学教材改革和现状 | 第13-14页 |
(二)美国化学教材改革及现状 | 第14-15页 |
三、“系统分析法” | 第15-16页 |
四、两国初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的范围 | 第16-18页 |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 第17页 |
(二)教材结构方面的比较分析 | 第17页 |
(三)教材编写内容的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中美两国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比较 | 第18-22页 |
一、我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目标 | 第18-19页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 第18页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18页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第18-19页 |
二、美国初中化学课程目标 | 第19-20页 |
三、比较及启示 | 第20-22页 |
(一)中美两国课程目标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 第20-21页 |
(二)启示 | 第21-22页 |
第四章 中美两国初中化学教材结构特点的比较 | 第22-26页 |
一、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结构特点 | 第22-23页 |
二、对美版初中化学教材结构的分析 | 第23-24页 |
三、比较及启示 | 第24-26页 |
第五章 中美化学入门教材编写的内容的对比分析 | 第26-42页 |
一、教材知识点方面 | 第26-29页 |
二、实验探究活动方面的内容 | 第29-33页 |
(一)美版教材中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 第29-31页 |
(二)人教版教材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内容的安排 | 第31-32页 |
(三)比较及启示 | 第32-33页 |
三、插图方面的比较 | 第33-39页 |
(一)人教版教材中插图 | 第33-36页 |
(二)美版教材的插图 | 第36-39页 |
(三)比较及启示 | 第39页 |
四、习题设置方面 | 第39-42页 |
(一)人教版化学教材的习题特点 | 第39-40页 |
(二)美版教材中的习题特点 | 第40-41页 |
(三)比较及启示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 第42-47页 |
一、中美教材的共同点 | 第42-43页 |
(一)中美两国教材的目标合理、明确 | 第42页 |
(二)编写内容是两国教材都基于初中生心里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 第42页 |
(三)教材体现了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的统一 | 第42-43页 |
二、中美教材的差异 | 第43-44页 |
(一)两国教材在知识点方面着重强调的内容不同 | 第43页 |
(二)教材知识点涉及的范围有差异 | 第43页 |
(三)课后习题设计方式不同 | 第43-44页 |
(四)实验和探究活动不同 | 第44页 |
三、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建议 | 第44-45页 |
(一)化学教材体系要把握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 第44页 |
(二)实验内容更进一步贴近现实生活 | 第44-45页 |
(三)教材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 第45页 |
(四)更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教师做起 | 第45页 |
四、结 论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