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砂》中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页 |
| 要旨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1.1 先行研究 | 第7-11页 |
| 1.1.1 内容中心的翻译导向 | 第8-9页 |
| 1.1.2 形式中心的翻译导向 | 第9-11页 |
| 1.2 译本统计 | 第11-12页 |
| 1.3 石川啄木短歌的译介 | 第12-14页 |
| 1.4 问题提起 | 第14页 |
|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2. 译者的翻译观 | 第17-23页 |
| 2.1 周作人的翻译观 | 第17-19页 |
| 2.2 短歌翻译与新诗运动 | 第19页 |
| 2.3 周作人的短歌翻译 | 第19-23页 |
| 3. 译本概观 | 第23-27页 |
| 3.1 石川啄木的短歌观 | 第23-24页 |
| 3.2 林水福译本《一握之砂》 | 第24-25页 |
| 3.3 周作人译本《一握砂》 | 第25-27页 |
| 4. 功能对等视角下《一握砂》译本评析 | 第27-47页 |
| 4.1 宏观层面的功能对等 | 第27-28页 |
| 4.2 宏观层面的逆向转换 | 第28-34页 |
| 4.3 微观层面用词的功能对等 | 第34-40页 |
| 4.3.1 双音节词 | 第35-36页 |
| 4.3.2 拟声词,拟态词 | 第36-38页 |
| 4.3.3 语气助词、切字 | 第38-40页 |
| 4.4 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 第40-47页 |
| 5. 结语 | 第47-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谢辞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