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4页
    1.1 研究对象第13-20页
        1.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涵第13-16页
        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16-19页
        1.1.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第19-2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1.3 研究方法第22页
    1.4 创新之处第22-24页
2 研究综述第24-39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24-26页
        2.1.1 西方主要马克思主义流派第24-25页
        2.1.2 国外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第25-26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26-39页
        2.2.1 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第26-35页
        2.2.2 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第35-39页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第39-55页
    3.1 理论教育的重要性第39-41页
        3.1.1 理论教育的目的第39-40页
        3.1.2 理论教育的意义第40-41页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第41-55页
        3.2.1 经典作家重视理论教育第41-47页
        3.2.2 十八大报告对理论教育的重视第47-55页
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四次高潮第55-123页
    4.1 建党时期理论教育第一次高潮第55-67页
        4.1.1 理论教育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历史必然第55-57页
        4.1.2 理论教育第一次高潮的表现第57-66页
        4.1.3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础性特点第66-67页
    4.2 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第二次高潮第67-89页
        4.2.1 理论教育第二次高潮形成的历史背景第67-69页
        4.2.2 理论教育第二次高潮的表现第69-87页
        4.2.3 延安时期理论教育自觉性特点第87-89页
    4.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的第三次高潮第89-104页
        4.3.1 理论教育第三次高潮的背景第89-91页
        4.3.2 理论教育第三次高潮的表现第91-103页
        4.3.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全局性特点第103-104页
    4.4 改革开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第104-123页
        4.4.1 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的现实背景第104-105页
        4.4.2 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的表现第105-121页
        4.4.3 改革开放时期理论教育先导性特点第121-123页
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第123-145页
    5.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逻辑规律第123-130页
        5.1.1 理论教育与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第123-126页
        5.1.2 理论教育与历史使命的耦合第126-130页
    5.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逻辑规律第130-136页
        5.2.1 理论教育与理论本体的共生第130-134页
        5.2.2 理论教育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共促第134-136页
    5.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客体结合规律第136-140页
        5.3.1 理论教育的主体自为第136-138页
        5.3.2 理论教育的客体他律第138页
        5.3.3 理论教育的主客体互动第138-140页
    5.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论规律第140-145页
        5.4.1 教育方法论普适性与差异化并存第141-142页
        5.4.2 教育方法稳定性和创新性结合第142页
        5.4.3 教育方法时代性和现代性结合第142页
        5.4.4 教育与传播的独立性和交叉性融合第142-145页
6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启示第145-154页
    6.1 理论教育要有主线第145-146页
    6.2 理论教育要形成体系并准确理解体系第146-150页
        6.2.1 高校理论教育体系继续完善第147-148页
        6.2.2 将理论教育体系与文化体系融合第148-150页
    6.3 理论教育要联系实际第150-154页
        6.3.1 理论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匹配,增强道路自信第150-151页
        6.3.2 理论教育要和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增强理论自信第151-152页
        6.3.3 理论教育要和党建结合,强化制度自信第152-154页
7 结束语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6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贸易模式、市场竞争与企业生产率变动
下一篇:社会秩序理论—一种政治思想史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