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中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及其对现当代民族声乐的启示--以郭兰英演唱艺术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3页
    1.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8-9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实际意义第9-10页
    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0-13页
        2.1 中国现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第10-11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一章 传统戏曲声乐以情为核心的演唱原则和润腔技法第13-22页
    1.1 传统戏曲声乐以情为核心的演唱原则第13-15页
        1.1.1 唱曲宜有曲情第13-14页
        1.1.3 技巧役情第14-15页
    1.2 传统戏曲声乐中的润腔第15-22页
        1.2.1 润腔的概念第15-16页
        1.2.2 乐之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第16-20页
        1.2.3 润腔有利于字的情真意切第20-22页
第二章 传统戏曲声乐中的气息与字声技巧第22-32页
    2.1 传统戏曲声乐中的气息第22-24页
        2.1.1 气走丹田第22-23页
        2.1.2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第23-24页
        2.1.3 以情引气、因气出声第24页
    2.2 传统戏曲声乐中的字声技巧第24-32页
        2.2.1 “头腹尾”唱字技巧第25-27页
        2.2.2 明四声、调平仄第27-28页
        2.2.3 以字生情、情真意切第28-32页
第三章 传统戏曲声乐中形体表演第32-36页
    3.1 形体动作表演的分类第32-34页
        3.1.1 表情与眼神第32-33页
        3.1.2 身段、手势第33-34页
    3.2 以行动情、行情兼备第34-36页
        3.2.1 创造视听双效情感体验第34-35页
        3.2.2 身心统一,形动于情第35-36页
第四章 郭兰英二度创作——“戏转歌”的典范第36-44页
    4.1 郭兰英的艺术生涯第36-37页
    4.2 郭兰英二度创造中对戏曲技巧的吸收第37-44页
        4.2.1 精到的咬字吐字技巧第37-38页
        4.2.2 注重曲情的表达第38-39页
        4.2.3 郭兰英融戏曲“做功”于民族歌剧第39-40页
        4.2.4 绝妙的润腔技巧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政策建议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