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合唱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合唱基本概述 | 第11-36页 |
第一节 文艺复兴的起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合唱的发展脉络 | 第12-18页 |
一、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合唱发展 | 第14-17页 |
二、文艺复兴时期中期合唱的发展 | 第17页 |
三、文艺复兴时期晚期的合唱发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世俗合唱体裁 | 第18-31页 |
一、牧歌 | 第18-28页 |
二、尚松 | 第28-31页 |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合唱的代表作曲家 | 第31-36页 |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特点 | 第36-50页 |
第一节 节奏旋律以及和声对位的特点 | 第36-45页 |
第二节 演唱形态的特点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作曲技法的特点 | 第46-48页 |
第四节 低音声部的特点 | 第48-49页 |
第五节 织体形态的特点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合唱对后期多声部作品的影响 | 第50-58页 |
第一节 对声乐作品的影响 | 第50-55页 |
第二节 对器乐作品的影响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