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苍耳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1.2.1 苍耳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8-13页 |
1.2.2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13-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6-33页 |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溶剂 | 第16-17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16页 |
2.1.2 主要仪器及材料 | 第16-17页 |
2.1.3 化学试剂 | 第17页 |
2.2 苍耳各萃取层浸膏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1 苍耳全草的浸泡提取 | 第17-18页 |
2.2.2 苍耳浸膏的萃取 | 第18页 |
2.3 生物活性筛选 | 第18-20页 |
2.3.1 供试菌种 | 第18-19页 |
2.3.2 样品准备 | 第19页 |
2.3.3 培养基的制备 | 第19页 |
2.3.4 待试材料灭菌 | 第19页 |
2.3.5 菌种活化 | 第19-20页 |
2.3.6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0页 |
2.3.7 平板的制备 | 第20页 |
2.3.8 摆布滤纸片 | 第20页 |
2.4 苍耳化学成分的提取 | 第20-31页 |
2.4.1 分离的基本流程操作 | 第20-22页 |
2.4.2 苍耳石油醚萃取物的分离 | 第22-25页 |
2.4.3 苍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 | 第25-31页 |
2.5 抑菌活性测试 | 第31-33页 |
2.5.1 供试菌种 | 第31页 |
2.5.2 样品配制 | 第31页 |
2.5.3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1页 |
2.5.4 待试材料灭菌 | 第31-32页 |
2.5.5 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3-60页 |
3.1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 第33-36页 |
3.2 苍耳各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 | 第36-40页 |
3.2.1 石油醚萃取物不同浓度抑菌率 | 第36-37页 |
3.2.2 正丁醇萃取物不同浓度抑菌率 | 第37页 |
3.2.3 乙酸乙酯萃取物不同浓度抑菌率 | 第37-38页 |
3.2.4 各层萃取物抑菌实验抑菌率的对比 | 第38-40页 |
3.3 结构鉴定 | 第40-59页 |
3.4 部分单体化合物抑菌活性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