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S职业学院为个案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导言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二) 核心概念第11-12页
    (三) 研究综述第12-13页
    (四) 研究意义第13页
    (五) 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第15-22页
    (一) 理论基础第15-16页
        1. 中国早期教育史中的知行理论学说第15页
        2. 西方教育史中的实用主义学说第15-16页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第16页
    (二) 基本理念第16-17页
    (三) 基本内涵第17-18页
    (四) 基本特征第18-19页
    (五) 基本价值第19-22页
        1. 能力本位第19页
        2. 高素质技能型第19-20页
        3. 应用创新型第20-22页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第22-30页
    (一)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第23-24页
    (二) 现实需求第24-27页
        1. 统筹安排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24-25页
        2. 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第25页
        3. 培养多元化人才,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第25-26页
        4. 融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第26-27页
    (三) 个案分析第27-30页
        1. 浅层次的学生社会实践合作模式第28页
        2. 以互惠互利整合资源为基础的合作模式第28-29页
        3. 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校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第29-30页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第30-40页
    (一) 问题分析第30-32页
        1. 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政策、法规制度不健全第30-31页
        2. 行业企业融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动力不足第31页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不健全第31页
        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第31-32页
        5. 高职院校自身“内功”有待提升第32页
    (二) 应对策略第32-40页
        1.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第32-36页
        2.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第36-37页
        3. 加强相关课程建设第37-38页
        4. 学习国外相关经验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网络上动力学的鲁棒性和控制研究
下一篇:燃烧模型的数值算法及相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