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7-28页 |
一、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 | 第17-18页 |
二、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应体现的特色 | 第18-21页 |
三、补偿与监管机制的研究 | 第21-23页 |
四、新公共行政理论 | 第23-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8-3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一) 分析政府补偿机制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 第28页 |
(二) 分析政府监管机制的要素与特点分析 | 第28页 |
(三) 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对医疗机构运行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28页 |
(四) 评价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的效果 | 第28-2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一) 文献检索 | 第29页 |
(二) 政策梳理 | 第29页 |
(三) 现场观察 | 第29-30页 |
(四) 机构调查 | 第30页 |
(五) 问卷调查 | 第30页 |
(六) 关键知情人访谈 | 第30页 |
(七) 二手资料收集 | 第30-31页 |
(八)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九)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研究结果 | 第32-74页 |
一、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补偿机制的内涵与特点 | 第32-38页 |
(一) 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补偿机制 | 第32-37页 |
(二) 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补偿机制的特点 | 第37-38页 |
二、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监管机制的内涵与特点 | 第38-41页 |
(一) 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监管内涵 | 第38-40页 |
(二) 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监管机制的特点 | 第40-41页 |
三、闵行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 第41-48页 |
(一)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构架 | 第41-44页 |
(二)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对补偿与监管的支撑作用 | 第44-48页 |
四、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效果评价 | 第48-67页 |
(一) 对公立医疗机构服务的影响 | 第48-52页 |
(二) 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三) 对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 | 第53-55页 |
(四) 对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五) 对公立医疗机构科教与学科建设的影响 | 第56-59页 |
(六) 对公立医疗机构人员与设备配置的影响 | 第59-63页 |
(七) 对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 | 第63-67页 |
五、闵行区政府医疗卫生补偿与监管机制体现新公共行政理论的程度评价 | 第67-74页 |
(一) 促进社会公平程度 | 第67-68页 |
(二)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反应性的程度 | 第68-70页 |
(三) 代表公众利益的程度 | 第70-71页 |
(四) 医疗机构和社会参与的程度 | 第71-72页 |
(五) 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社会责任的程度 | 第72页 |
(六) 总体体现新公共行政理论的评价 | 第72-74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74-84页 |
一、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带来医疗机构绩效改善 | 第74-77页 |
(一)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 第74-75页 |
(二) 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 第75页 |
(三)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性得到保证 | 第75-76页 |
(四) 科研和学科发展能力仍然薄弱 | 第76页 |
(五) 人力资源和设备配置改善程度不明显 | 第76-77页 |
(六) 收支构成比不断优化 | 第77页 |
二、补偿与监管机制体现了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观点 | 第77-79页 |
(一) 基本体现了社会公平 | 第77-78页 |
(二) 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反应性 | 第78页 |
(三) 能够代表公众利益 | 第78页 |
(四) 改革设计有机构和公众参与 | 第78页 |
(五) 凸显了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 | 第78-79页 |
三、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79-84页 |
(一) 对政府补偿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79-80页 |
(二) 对政府监管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80-81页 |
(三) 对政府补偿与监管机制改革促进医疗机构运行绩效改善的政策建议 | 第81-84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综述 | 第95-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