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1. 社会转型引发的文化冲突凸显了文化研究的紧迫性 | 第10页 |
2.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凸显了文化交融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3. 学校教育变革凸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 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研究 | 第12-15页 |
2. 学校场域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研究 | 第15-16页 |
3. 综述小结 | 第16-17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 民族文化 | 第17页 |
2. 学校场域 | 第17-18页 |
3. 文化交融 | 第18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二、学校场域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 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第20-21页 |
(二) 交往行为理论 | 第21-23页 |
(三)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第23-25页 |
三、学校场域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现状调查 | 第25-51页 |
(一)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25-28页 |
1. 研究的方法与工具编制 | 第25-26页 |
2. 调查对象及样本的选取 | 第26-27页 |
3.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 第27-28页 |
(二) 调查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1. 师生基本情况统计 | 第28-32页 |
2. X校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现状扫描 | 第32-41页 |
(三) 民族文化在X校交融的成效分析 | 第41-46页 |
1. 增强了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 | 第41-42页 |
2. 丰富了学生的民族文化生活 | 第42-43页 |
3. 提升了教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 | 第43-44页 |
4. 加强了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第44-45页 |
5. 树立了不同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的精神 | 第45-46页 |
(四) 民族文化在X校交融中的问题透视 | 第46-51页 |
1. 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待加强 | 第46-47页 |
2. “民族文化无用论”思想普遍存在 | 第47页 |
3. 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 第47-48页 |
4. 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时有发生 | 第48-49页 |
5. 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49-50页 |
6. 学校考评体系中民族文化的缺场 | 第50-51页 |
四、学校场域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策略建构 | 第51-59页 |
(一) 学校层面 | 第51-53页 |
1. 在学校教育中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 第51页 |
2. 加大学校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因素 | 第51-52页 |
3. 增强学校考评体系中的民族文化意蕴 | 第52-53页 |
4.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关怀 | 第53页 |
(二) 学生层面 | 第53-56页 |
1.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 第53-55页 |
2.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 | 第55-56页 |
(三) 教师层面 | 第56-57页 |
1. 树立新型的教师观 | 第56页 |
2. 注重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 | 第56-57页 |
(四) 社会层面 | 第57-59页 |
1. 加强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 | 第57页 |
2. 链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 | 第57-59页 |
五、结语 | 第59-61页 |
注释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一 | 第69-72页 |
附录二 | 第72-75页 |
附录三 | 第75-76页 |
附录四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