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8页 | 
| 1.1 贻贝概述 | 第13页 | 
| 1.1.1 贻贝的种类和分布 | 第13页 | 
| 1.1.2 贻贝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 第13页 | 
| 1.2 多糖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3 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1.3.1 多糖的结构分析研究 | 第14页 | 
| 1.3.2 多糖的提取工艺 | 第14-15页 | 
| 1.3.3 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第15页 | 
| 1.3.4 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1.3.5 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第16页 | 
| 1.3.6 多糖的应用 | 第16页 |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1.4.2 意义 | 第17页 | 
| 1.4.3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紫贻贝粗多糖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18-39页 | 
| 2.1 材料与设备 | 第18页 | 
| 2.1.1 材料 | 第18页 | 
| 2.1.2 试剂 | 第18页 | 
| 2.1.3 仪器和设备 | 第18页 | 
| 2.2 紫贻贝粗多糖的提取 | 第18-23页 | 
|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9页 | 
| 2.2.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 2.2.3 单酶提取工艺因素确定 | 第20-21页 | 
| 2.2.4 两步联合酶提多糖 | 第21-23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 2.3.1 单酶提取单因素实验 | 第23-31页 | 
| 2.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 2.3.3 两步联合酶提单因素实验 | 第33-3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紫贻贝粗多糖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39-45页 | 
| 3.1 材料和设备 | 第39页 | 
| 3.1.1 材料和试剂 | 第39页 | 
| 3.1.2 仪器和设备 | 第39页 | 
| 3.2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 3.2.1 紫贻贝粗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39页 | 
| 3.2.2 紫贻贝粗多糖对还原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2.3 紫贻贝粗多糖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40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 3.3.1 紫贻贝粗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力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 3.3.2 紫贻贝粗多糖还原力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 3.3.3 紫贻贝粗多糖羟自由基清除力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紫贻贝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5-56页 | 
| 4.1 材料和设备 | 第45页 | 
| 4.1.1 材料 | 第45页 | 
| 4.1.2 试剂 | 第45页 | 
| 4.1.3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 4.2 试验方法 | 第45-47页 | 
| 4.2.1 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 4.2.2 紫贻贝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的影响 | 第46页 | 
| 4.2.3 紫贻贝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6页 | 
| 4.2.4 数据分析 | 第46-47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 4.3.1 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的影响 | 第47页 | 
| 4.3.2 对小鼠血清IL-2、IL-4、IL-10 和TNF-α的影响 | 第47-5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紫贻贝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抗氧化力的影响 | 第56-62页 | 
| 5.1 材料和设备 | 第56页 | 
| 5.1.1 材料 | 第56页 | 
| 5.1.2 试剂 | 第56页 | 
| 5.1.3 仪器与设备 | 第56页 | 
| 5.2 试验方法 | 第56-57页 | 
| 5.2.1 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 5.2.2 小鼠血清的采集 | 第56页 | 
| 5.2.3 免疫抑制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 第56-57页 | 
| 5.2.4 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检测方法 | 第57页 | 
| 5.2.5 免疫抑制小鼠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检测方法 | 第57页 | 
| 5.2.6 数据分析 | 第57页 |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 5.3.1 免疫抑制造模对小鼠血清SOD活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 5.3.2 免疫抑制造模对小鼠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 5.3.3 免疫抑制造模对小鼠血清GSH含量的影响 | 第6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紫贻贝粗多糖配方食品的开发 | 第62-82页 | 
| 6.1 材料和设备 | 第62-63页 | 
| 6.1.1 材料 | 第62页 | 
| 6.1.2 仪器与设备 | 第62-63页 | 
| 6.2 试验方法 | 第63-65页 | 
| 6.2.1 紫贻贝粗多糖饼干的制作工艺优化 | 第63-64页 | 
| 6.2.2 紫贻贝粗多糖配方奶粉的制作工艺优化 | 第64-65页 |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81页 | 
| 6.3.1 紫贻贝粗多糖配方饼干制作方法的优化 | 第65-75页 | 
| 6.3.2 紫贻贝粗多糖配方奶粉制作方法的优化 | 第75-81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