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游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2.1 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 第13页 |
2.2 游戏教学法的分类 | 第13-14页 |
2.2.1 语言类训练游戏和交际类训练游戏 | 第13-14页 |
2.2.2 课前游戏、课中游戏和结课游戏 | 第14页 |
2.3 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3.1 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3.2 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15页 |
2.3.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4 游戏教学法的原则 | 第16-18页 |
2.4.1 趣味性原则 | 第16页 |
2.4.2 科学性原则 | 第16-17页 |
2.4.3 互动性原则 | 第17-18页 |
3 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及分析 | 第18-27页 |
3.1 教学对象简介 | 第19页 |
3.2 教学内容及游戏方法 | 第19-23页 |
3.2.1 词汇的语音 | 第19-20页 |
3.2.2 词汇的字形 | 第20-21页 |
3.2.3 词汇的搭配 | 第21-22页 |
3.2.4 词汇的意义 | 第22-23页 |
3.2.5 普通班与实验班上课流程对照 | 第23页 |
3.3 实践结果分析 | 第23-27页 |
3.3.1 成绩测试结果 | 第24-25页 |
3.3.2 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27页 |
4 游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的反馈与思考 | 第27-32页 |
4.1 游戏教学法是综合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教学法 | 第27-28页 |
4.1.1 游戏教学法符合心理学要求 | 第27页 |
4.1.2 游戏教学法符合教育学要求 | 第27页 |
4.1.3 游戏教学法符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要求 | 第27-28页 |
4.2 游戏教学法的功效和不足 | 第28-30页 |
4.2.1 游戏教学法的功效 | 第28-29页 |
4.2.2 游戏教学法的不足 | 第29-30页 |
4.3 游戏教学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 第30-32页 |
4.3.1 对外汉语游戏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 第30页 |
4.3.2 课堂游戏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 第30-31页 |
4.3.3 制定的游戏过程和步骤要简单清楚 | 第31页 |
4.3.4 游戏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及性别差异 | 第31页 |
4.3.5 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游戏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