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2.1 绩效考核的概念及作用 | 第19-20页 |
2.1.1 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绩效管理的作用 | 第19-20页 |
2.2 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0-21页 |
2.2.2 360 度考评法 | 第21-22页 |
2.2.3 平衡计分卡法 | 第22页 |
2.3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双因素理论 | 第23-24页 |
2.3.3 公平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PA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7页 |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5-26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5页 |
3.1.2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结构 | 第25-26页 |
3.2 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 第26-29页 |
3.2.1 绩效考核对象 | 第26-27页 |
3.2.2 绩效考核方法与内容 | 第27-28页 |
3.2.3 绩效考核操作流程 | 第28页 |
3.2.4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与运用 | 第28-29页 |
3.3 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3.3.1 考核内容和指标设计不合理 | 第29-30页 |
3.3.2 考核方法比较简单 | 第30-31页 |
3.3.3 考核反馈和申述流于形式 | 第31页 |
3.3.4 考核结果应用不足 | 第31-32页 |
3.4 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原因 | 第32-37页 |
3.4.1 绩效考核重视度不足 | 第32-33页 |
3.4.2 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 第33-34页 |
3.4.3 绩效考核培训缺乏 | 第34-35页 |
3.4.4 绩效考核沟通机制欠缺 | 第35-37页 |
第4章 PA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绩效管理优化设计 | 第37-52页 |
4.1 方案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37-38页 |
4.1.1 设计目标 | 第37页 |
4.1.2 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4.2 绩效考核主体与考核方法选择 | 第38-39页 |
4.2.1 考核主体 | 第38-39页 |
4.2.2 考核方法 | 第39页 |
4.3 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 第39-47页 |
4.3.1 公司级关键指标及权重设计 | 第40页 |
4.3.2 部门级关键指标及权重设计 | 第40-42页 |
4.3.3 个人级关键指标及权重设计 | 第42-47页 |
4.4 绩效考核周期的确定和考核流程 | 第47-49页 |
4.4.1 考核周期确定 | 第47-48页 |
4.4.2 考核流程设计 | 第48-49页 |
4.5 考核反馈与考核结果应用 | 第49-52页 |
4.5.1 考核反馈 | 第49页 |
4.5.2 考核结果应用 | 第49-50页 |
4.5.3 考核申述 | 第50-52页 |
第5章 PA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绩效管理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第52-57页 |
5.1 提高绩效考核重视程度 | 第52-53页 |
5.1.1 提高领导层对绩效考核的重视 | 第52页 |
5.1.2 提高中层对绩效考核的重视 | 第52-53页 |
5.1.3 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重视 | 第53页 |
5.2 强化绩效考核贯彻执行 | 第53-54页 |
5.2.1 完善绩效考核过程管理 | 第53页 |
5.2.2 强化绩效考核监督管理 | 第53-54页 |
5.3 健全绩效考核培训制度 | 第54-55页 |
5.3.1 重视对考核主体人员的培训 | 第54页 |
5.3.2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辅导 | 第54-55页 |
5.4 建立绩效考核沟通机制 | 第55-57页 |
5.4.1 重视绩效考核过程的沟通 | 第55页 |
5.4.2 强化绩效考核反馈沟通 | 第55-5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7-58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