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2.1 组织自豪感 | 第12页 |
1.2.2 组织声誉 | 第12页 |
1.2.3 员工创造力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组织自豪感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1 组织自豪感的内涵 | 第17-19页 |
2.1.2 组织自豪感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1.3 组织自豪感的测量维度 | 第20-21页 |
2.2 组织声誉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3 员工创造力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4 组织自豪感的相关研究 | 第23-28页 |
2.4.1 组织自豪感的前因研究 | 第23-25页 |
2.4.2 组织自豪感的结果研究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模型建构与假设提出 | 第28-35页 |
3.1 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 | 第28-30页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0-35页 |
3.2.1 组织自豪情绪与员工创造力 | 第30-31页 |
3.2.2 组织自豪态度与员工创造力 | 第31-32页 |
3.2.3 组织自豪情绪与组织自豪态度 | 第32页 |
3.2.4 组织自豪态度在组织自豪情绪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32-33页 |
3.2.5 组织声誉的调节作用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5-43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35页 |
4.2 变量可操作化界定与测量 | 第35-40页 |
4.2.1 组织自豪情绪和组织自豪态度可操作化界定与测量 | 第36-37页 |
4.2.2 组织声誉可操作化界定与测量 | 第37-38页 |
4.2.3 员工创造力可操作化界定与测量 | 第38-39页 |
4.2.4 变量测量总体归纳 | 第39-40页 |
4.3 数据收集和样本描述 | 第40-41页 |
4.3.1 数据收集 | 第40页 |
4.3.2 样本描述和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4.4.1 信度分析 | 第41页 |
4.4.2 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4.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2页 |
4.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2页 |
4.4.5 相关分析 | 第42页 |
4.4.6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 | 第43-58页 |
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3-46页 |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6-50页 |
5.3 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5.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1-55页 |
5.4.1 组织自豪情绪与员工创造力 | 第51-52页 |
5.4.2 组织自豪态度与员工创造力 | 第52页 |
5.4.3 组织自豪情绪与组织自豪态度 | 第52-53页 |
5.4.4 组织自豪态度在组织自豪情绪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53-54页 |
5.4.5 组织声誉在组织自豪情绪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54页 |
5.4.6 组织声誉在组织自豪态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54-55页 |
5.5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8-60页 |
6.1 研究结论讨论与启示 | 第58-59页 |
6.2 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