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茶文化的茶家具设计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 第10页 |
1.1.2 中国茶文化热潮逐渐升温 | 第10页 |
1.1.3 中国茶家具设计市场的起步 | 第10页 |
1.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 第10-11页 |
1.1.5“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有利条件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茶家具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茶具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茶空间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6 创新点及预期目标 | 第18-19页 |
1.6.1 创新点 | 第18页 |
1.6.2 预期目标 | 第18页 |
1.6.3 困难及措施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国茶文化概述 | 第19-31页 |
2.1 茶文化的概念 | 第19页 |
2.2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19-25页 |
2.2.1 茶从食用、药用到饮用的演变 | 第19页 |
2.2.2 茶文化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萌芽 | 第19-20页 |
2.2.3 茶文化在唐代的确立 | 第20-22页 |
2.2.4 茶文化在五代的继承 | 第22页 |
2.2.5 茶文化在宋辽金时期的兴盛 | 第22-24页 |
2.2.6 茶文化在元代的返璞 | 第24页 |
2.2.7 茶文化在明清时期的转折 | 第24-25页 |
2.2.8 茶文化在明清之后的曲折 | 第25页 |
2.3 茶文化随朝代发展的演变特征 | 第25-28页 |
2.4 儒释道与茶道精神 | 第28-29页 |
2.4.1 儒家思想与茶道精神 | 第28页 |
2.4.2 佛家思想与茶道精神 | 第28-29页 |
2.4.3 道家思想与茶道精神 | 第29页 |
2.5 美学与中国茶文化 | 第29-30页 |
2.5.1“天人合一,物我玄会” | 第29页 |
2.5.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第29-30页 |
2.5.3“涤除玄鉴,澄怀味象” | 第30页 |
2.5.4“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 第30页 |
2.6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中国茶家具的形成与发展 | 第31-55页 |
3.1“茶家具”概念的界定 | 第31页 |
3.2 中国茶家具的渊源与演变 | 第31-54页 |
3.2.1 唐以前时期的茶家具 | 第31-33页 |
3.2.2 隋、唐、五代时期的茶家具 | 第33-37页 |
3.2.3 宋辽金时期的茶家具 | 第37-43页 |
3.2.4 元代的茶家具 | 第43-45页 |
3.2.5 明代的茶家具 | 第45-50页 |
3.2.6 清代的茶家具 | 第50-53页 |
3.2.7 近代以后的茶家具 | 第53-54页 |
3.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中国茶文化与茶家具的关联性研究 | 第55-66页 |
4.1 茶叶品种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55页 |
4.2 饮茶方式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55-56页 |
4.3 饮茶阶层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56-60页 |
4.3.1 文人墨客 | 第56-58页 |
4.3.2 僧人道士 | 第58页 |
4.3.3 皇室贵族 | 第58-60页 |
4.3.4 寻常百姓 | 第60页 |
4.4 茶事礼仪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60页 |
4.5 饮茶场所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60-63页 |
4.5.1 室外场所 | 第60-61页 |
4.5.2 半室外场所 | 第61-62页 |
4.5.3 室内场所 | 第62-63页 |
4.6 地域差异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63-64页 |
4.6.1 巴蜀茶文化与茶家具 | 第63页 |
4.6.2 吴越茶文化与茶家具 | 第63-64页 |
4.6.3 北京茶文化与茶家具 | 第64页 |
4.6.4 广东茶文化与茶家具 | 第64页 |
4.7 茶道内涵与茶家具的关联性 | 第64-65页 |
4.8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基于中国茶文化的茶家具设计实践 | 第66-84页 |
5.1 设计调研与导向 | 第66-73页 |
5.1.1 茶家具案例现状调研 | 第66-73页 |
5.1.2 茶家具设计的导向 | 第73页 |
5.2 市场定位 | 第73-74页 |
5.2.1 设计目的 | 第73页 |
5.2.2 设计定位 | 第73-74页 |
5.2.3 创意理念 | 第74页 |
5.3 设计内容与原则 | 第74-75页 |
5.3.1 饮茶区 | 第74-75页 |
5.3.2 备茶区 | 第75页 |
5.3.3 展示区 | 第75页 |
5.4 设计的特征 | 第75-76页 |
5.4.1 功能特征 | 第75页 |
5.4.2 审美特征 | 第75-76页 |
5.4.3 环境特征 | 第76页 |
5.4.4 空间特征 | 第76页 |
5.5 设计方案与表现 | 第76-83页 |
5.5.1 茶空间场景展示 | 第76-78页 |
5.5.2 单件茶家具设计展示 | 第78-82页 |
5.5.3 设计意象阐述 | 第82-83页 |
5.6 小结 | 第83-84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