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现场总线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DEVICE NET的现场总线技术 | 第16-25页 |
2.1 DEVICE NET的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 | 第16-18页 |
2.1.1 Device Net的物理层以及物理媒体 | 第16-17页 |
2.1.2 Device Net的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 第17-18页 |
2.2 PRODUCER/CUSTOMER网络模型 | 第18-21页 |
2.2.1 显式报文和I/O报文 | 第18-21页 |
2.2.2 I/O触发机制 | 第21页 |
2.2.3 Device Net数据通信方式 | 第21页 |
2.3 DEVICE NET对象模型 | 第21-22页 |
2.4 Device Net设备描述 | 第22-23页 |
2.5 Device Net的重复MACID检测和指示器 | 第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30页 |
3.1 功能概述 | 第25-26页 |
3.2 需求分析 | 第26页 |
3.3 整体规划 | 第26-27页 |
3.4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 第27页 |
3.5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3.6 系统分析 | 第28-2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0-38页 |
4.1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电路设计 | 第30-34页 |
4.1.1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整体结构 | 第30页 |
4.1.2 微处理器基本外围电路 | 第30-32页 |
4.1.3 外部供电电路 | 第32页 |
4.1.4 CAN接口电路模块 | 第32-33页 |
4.1.5 模块地址及波特率设定电路 | 第33页 |
4.1.6 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33-34页 |
4.2 数据适配器模块电路 | 第34-37页 |
4.2.1 通信接口的选择 | 第35页 |
4.2.2 模块整体结构 | 第35页 |
4.2.3 CAN接口电路 | 第35-36页 |
4.2.4 USB接口电路 | 第36-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软件系统设计 | 第38-51页 |
5.1 模块固件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 第38页 |
5.2 J-Link仿真器的简介及使用 | 第38-40页 |
5.3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固件开发 | 第40-43页 |
5.3.1 ST函数库和外设驱动 | 第40-42页 |
5.3.2 Device Net通信协议在STM32上的实现 | 第42-43页 |
5.3.3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主程序设计 | 第43页 |
5.4 数据适配器模块固件开发 | 第43-47页 |
5.4.1 STM32 USB全速设备函数库简介 | 第44-45页 |
5.4.2 CAN的驱动 | 第45页 |
5.4.3 数据适配器模块主程序设计 | 第45-47页 |
5.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5.5.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7-48页 |
5.5.2 应用程序设计 | 第48页 |
5.6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8-5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系统电路板制作和整体调试 | 第51-55页 |
6.1 硬件电路板的制作 | 第51-52页 |
6.2 系统整体调试 | 第52-53页 |
6.2.1 微处理器系统调试 | 第52页 |
6.2.2 通信可靠性调试 | 第52-53页 |
6.3 系统整体调试 | 第53-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