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疆高中班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初探--以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y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四、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田野点概述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内地新疆高中班政策的制定 | 第19-26页 |
第一节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第19-23页 |
一、我国民族教育相关政策的深化 | 第19-20页 |
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20-23页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第23-24页 |
一、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增长 | 第23页 |
二、新疆少数民族专任教师数目有所提升 | 第23-24页 |
三、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发展 | 第24页 |
第三节 内高班的兴起 | 第24-26页 |
一、设立内高班 | 第24-25页 |
二、Y中学兴办内高班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内地新疆高中班政策的实施 | 第26-39页 |
第一节 经费支持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选拔机制 | 第27-29页 |
一、招生规模 | 第27-28页 |
二、报考与录取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培养与管理 | 第29-31页 |
一、课程与教学 | 第29-30页 |
二、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 | 第30页 |
三、日常生活管理 | 第30-31页 |
四、课外活动 | 第31页 |
第二节 内高班学生的社会适应 | 第31-39页 |
一、学习的适应 | 第32-34页 |
二、生活的适应 | 第34页 |
三、文化的适应 | 第34-36页 |
四、其他方面的适应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内地新疆高中班政策实施的效果 | 第39-49页 |
第一节 政策实施的成效 | 第39-42页 |
一、预期成效——步入高校 | 第39-41页 |
二、远景规划——精英人才的可能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政策实施的困境 | 第42-49页 |
一、生源问题 | 第42-46页 |
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内高班政策的反思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对内高班政策的评估 | 第49-52页 |
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 第49页 |
二、内高班学生的认同构建 | 第49-51页 |
三、认同的力量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内高班政策的完善 | 第52-55页 |
一、规避“军事化管理的弊端” | 第52-53页 |
二、生源选拔机制需进一步公开透明化 | 第53页 |
三、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的区域差距 | 第53-54页 |
四、适当兼顾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化的需求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