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评析 | 第10-16页 |
1.2.1 国外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 第10-12页 |
1.2.2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估与研究展望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 | 第18-19页 |
2.1.2 均等化 | 第19页 |
2.1.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福利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3 湛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阶段性特征 | 第23-27页 |
3.1 政策的可持续性 | 第23-24页 |
3.2 部门工作联动性 | 第24-25页 |
3.3 覆盖内容全面性 | 第25-27页 |
4 湛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经验 | 第27-30页 |
4.1 地方领导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 第27页 |
4.2 转变发展思维,创新治理模式 | 第27-28页 |
4.3 强化基层组织,增强发展动力 | 第28-29页 |
4.4 抓好建章立制,统一思想认识 | 第29-30页 |
5 湛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难点 | 第30-34页 |
5.1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 第30-31页 |
5.2 县域经济均衡化发展问题 | 第31-32页 |
5.3 推进村庄治理现代化的问题 | 第32-33页 |
5.4 绩效考核标准化问题 | 第33-34页 |
6 均等化视角下湛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改进建议 | 第34-39页 |
6.1 盘活政策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 第34-36页 |
6.1.1 培育信任,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 第34页 |
6.1.2 构筑平台,拓宽建设资金来源途径 | 第34页 |
6.1.3 主动对接,深入实施精准扶贫计划 | 第34-36页 |
6.2 完善体制机制,走向良性循环 | 第36-37页 |
6.2.1 建章立制,打造淳朴和谐的乡风 | 第36页 |
6.2.2 透明公开,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水平 | 第36页 |
6.2.3 规划先行,绘制村庄未来发展蓝图 | 第36页 |
6.2.4 社会监督,构建服务导向的测评体系 | 第36-37页 |
6.3 探索模式创新,引领发展潮流 | 第37-39页 |
6.3.1 创新合作模式 | 第37页 |
6.3.2 推进“一村一品”项目创建 | 第37-38页 |
6.3.3 实施“连片发展”战略 | 第38-3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39-4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39-40页 |
7.1.1 政府需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39-40页 |
7.1.2 市场需完善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 第40页 |
7.1.3 社会需理顺组织关系,激发资本活力 | 第4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50页 |
导师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