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1 目的 | 第9页 |
1.2.2 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1.3.3 锅炉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4 研究综述的小结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理论概述 | 第17-25页 |
2.1 人力资源的概述 | 第17-18页 |
2.1.1 人力资源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人力资源的内容与特征 | 第17-18页 |
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 第20-21页 |
2.2.3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概念与内容 | 第21-22页 |
2.2.4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原理 | 第22-23页 |
2.3 锅炉设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 | 第23-25页 |
2.3.1 员工以男性为主 | 第23页 |
2.3.2 人员流动率较高 | 第23-24页 |
2.3.3 员工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 第24-25页 |
3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7页 |
3.1 我国锅炉设备企业概述 | 第25-26页 |
3.1.1 锅炉设备企业现状 | 第25页 |
3.1.2 锅炉设备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2 M锅炉设备公司概况 | 第26-28页 |
3.2.1 M锅炉设备公司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2.2 M锅炉设备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3.2.3 M锅炉设备公司发展战略 | 第27-28页 |
3.3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28-34页 |
3.3.1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第28-32页 |
3.3.2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状况 | 第32-34页 |
3.4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4-37页 |
3.4.1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强,组织建设形同虚设 | 第35页 |
3.4.2 培训工作缺位,拉低生产效率 | 第35-36页 |
3.4.3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投入不足 | 第36-37页 |
4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案设计及应用 | 第37-59页 |
4.1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 第37-38页 |
4.1.1 设计原则 | 第37页 |
4.1.2 设计目标 | 第37-38页 |
4.2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案设计 | 第38-56页 |
4.2.1 建设基于组织建设的工作分析系统 | 第38-40页 |
4.2.2 建设以人力资源规划为基础的招聘系统 | 第40-43页 |
4.2.3 构建分层级的培训开发系统 | 第43-45页 |
4.2.4 加强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 | 第45-49页 |
4.2.5 建立以战略为出发点的的薪酬管理系统 | 第49-56页 |
4.3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第56-59页 |
4.3.1 建立以执行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落地系统 | 第56-57页 |
4.3.2 优化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系统 | 第57页 |
4.3.3 加强企业文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发展平台建设 | 第57-58页 |
4.3.4 管理层有效沟通,达成共识 | 第58页 |
4.3.5 分清主次,循序渐进 | 第58-59页 |
5 M锅炉设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实证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5.1 验证工作的实施流程 | 第59页 |
5.2 工作成果 | 第59-61页 |
5.2.1 M锅炉设备公司组织建设工作成果 | 第59页 |
5.2.2 M锅炉设备公司招聘工作建设成果 | 第59-60页 |
5.2.3 M锅炉设备公司培训开发系统建设成果 | 第60页 |
5.2.4 M锅炉设备公司绩效管理建设成果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