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1.4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6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7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福利院学龄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与原因 | 第13-20页 |
2.1 福利院学龄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 第13-15页 |
2.1.1 以自我为中心心理 | 第13-14页 |
2.1.2 儿童自卑感 | 第14页 |
2.1.3 儿童孤独感 | 第14-15页 |
2.2 福利院学龄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5-20页 |
2.2.1 个人层面 | 第16页 |
2.2.2 家庭层面 | 第16-17页 |
2.2.3 朋辈层面 | 第17-18页 |
2.2.4 机构层面 | 第18-19页 |
2.2.5 社会层面 | 第19-20页 |
第三章 V市儿童福利院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干预活动 | 第20-34页 |
3.1 针对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的小组工作干预 | 第20-27页 |
3.1.1 小组基本情况 | 第21页 |
3.1.2 小组实施过程 | 第21-25页 |
3.1.3 小组工作评估 | 第25-26页 |
3.1.4 小组活动总结 | 第26-27页 |
3.2 针对自卑心理个案的个案工作干预 | 第27-31页 |
3.2.1 个案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2.2 个案介入过程 | 第28-30页 |
3.2.3 评估与结案 | 第30页 |
3.2.4 个案总结 | 第30-31页 |
3.3 针对儿童孤独感心理的系列干预活动 | 第31-32页 |
3.3.1 兴趣类活动 | 第31页 |
3.3.2 社会参与类活动 | 第31-32页 |
3.4 福利院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干预的经验总结 | 第32-34页 |
3.4.1 社工需要秉持专业理念,富有热心和耐心 | 第32-33页 |
3.4.2 以团队合作提高社会工作实效 | 第33页 |
3.4.3 寻求有效的专业督导,更好地开展助人服务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福利院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干预的反思与建议 | 第34-38页 |
4.1 福利院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干预的反思 | 第34-36页 |
4.1.1 社工自身专业技能匮乏 | 第34-35页 |
4.1.2 儿童福利院行政色彩浓厚,对社会工作认知不足 | 第35页 |
4.1.3 儿童福利院的资源条件限制 | 第35-36页 |
4.2 对福利院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建议 | 第36-38页 |
4.2.1 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 第36页 |
4.2.2 “嵌入”社会工作,提升福利院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 | 第36-37页 |
4.2.3 完善孤残儿童的社会保护政策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附件一:儿童访谈大纲 | 第43-44页 |
附件二:福利院工作人员访谈大纲 | 第44-45页 |
附件三:小组活动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