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发展性学习评价理论概述 | 第17-30页 |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评价 | 第17页 |
·学习评价 | 第17-18页 |
·形成性评价 | 第18-19页 |
·发展性评价 | 第19-21页 |
·发展性学习评价 | 第21页 |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 | 第22页 |
·麦格雷戈“行为受动机支配理论” | 第22页 |
·布卢姆的教育分类理论 | 第22-23页 |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第23-24页 |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 第24页 |
·合作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顾巴和林肯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 | 第25页 |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 | 第25-28页 |
·突破传统评价体系的束缚,把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平衡 | 第26-27页 |
·实现多维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 第27页 |
·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 第27页 |
·注重多元化,避免片面性 | 第27-28页 |
·关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拓展学习评价的空间 | 第28页 |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功能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初探 | 第30-42页 |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 第30-31页 |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内容 | 第31-34页 |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方法 | 第34-42页 |
第四章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42-94页 |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实践的前期准备 | 第42-50页 |
·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教学实践 | 第50-70页 |
·围绕三维目标,促使评价的动态生成 | 第50-68页 |
·围绕三维目标,促进师生反思 | 第68-70页 |
·期末评价 | 第70-75页 |
·期末测验 | 第70-73页 |
·学期综合评价表 | 第73-75页 |
·评价个案 | 第75-94页 |
第五章 对本研究中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评价 | 第94-99页 |
·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内容分析 | 第94-96页 |
·对学生的问卷数据分析 | 第96-97页 |
·对家长的问卷数据分析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9-101页 |
·结论 | 第99页 |
·思考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附录 | 第104-11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