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一章 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调查和问题分析 | 第17-28页 |
第一节 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调查 | 第17-24页 |
一、中职语文分专业评价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17-19页 |
二、对本校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三、“语文分专业设计教学研究”学生调查表 | 第20-23页 |
四、对用人单位进行访谈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一、现行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24页 |
二、部分教师的学业评价理念不够先进 | 第24-26页 |
三、语文教师对学生专业情况不熟悉 | 第26页 |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暂未能达成和谐比例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构想 | 第28-39页 |
第一节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概念的界定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概述 | 第29-30页 |
一、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目标 | 第29页 |
二、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任务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一、评价过程系统性原则 | 第30-31页 |
二、评价内容专业有别原则 | 第31页 |
三、评价方法多样性原则 | 第31页 |
四、评价主体校企结合原则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32-33页 |
一、了解不同专业模块,有序设置不同专业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 第32-33页 |
二、根据不同专业的语文实践活动,设置相应的行动体系 | 第33页 |
第五节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主要途径 | 第33-38页 |
一、基础模块——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预热基地 | 第33-34页 |
二、职业模块——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主要阵地 | 第34-35页 |
三、拓展模块——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的广阔平台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专业的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举隅 | 第39-50页 |
第一节 以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为例的商贸和旅游类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 第39-44页 |
第二节 以会计专业为例的财经类语文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