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微流控芯片 | 第10-16页 |
1.1.1 微流控芯片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1页 |
1.1.2 微流控芯片材料和制作 | 第11-12页 |
1.1.3 微流控的分类 | 第12-16页 |
1.2 液滴微流控 | 第16-23页 |
1.2.1 液滴微流控简介 | 第16页 |
1.2.2 液滴生成 | 第16-20页 |
1.2.3 液滴微流控的应用 | 第20-23页 |
1.3 液滴微流控驱动系统及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快速微纳液滴系统的研制 | 第28-42页 |
2.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37页 |
2.1.1 系统硬件框图 | 第28-29页 |
2.1.2 系统硬件模块介绍 | 第29-31页 |
2.1.3 主要通信协议简介 | 第31-35页 |
2.1.4 硬件系统PCB设计 | 第35-36页 |
2.1.5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36-37页 |
2.2 嵌入式软件设计 | 第37-39页 |
2.3 上位机软件 | 第39-40页 |
2.3.1 PC电脑上位机 | 第39-40页 |
2.3.2 智能手机上位机 | 第40页 |
2.4 机械部分设计 | 第40-41页 |
2.5 其他部件选型 | 第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快速微纳液滴系统测试和评估 | 第42-52页 |
3.1 系统平台搭建 | 第42-44页 |
3.1.1 流阻管道和普通管道 | 第42-43页 |
3.1.2 微流控芯片 | 第43-44页 |
3.1.3 系统平台实物图 | 第44页 |
3.2 系统功耗及性能评估 | 第44-45页 |
3.3 系统气压控制及性能评估 | 第45-47页 |
3.3.1 气压控制范围及稳定性 | 第45-46页 |
3.3.2 系统响应时间 | 第46-47页 |
3.4 流速控制稳定性及性能评估 | 第47页 |
3.5 系统生成液滴稳定性及性能评估 | 第47-49页 |
3.5.1 液滴粒径的均一性 | 第48页 |
3.5.2 管道中液滴分布的稳定性 | 第48-49页 |
3.6 系统极值测试 | 第49-50页 |
3.7 结果讨论 | 第5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快速微纳液滴系统的应用 | 第52-68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53页 |
4.3 平台搭建 | 第53-55页 |
4.4 液滴稳定性研究 | 第55-61页 |
4.4.1 实验步骤 | 第55-57页 |
4.4.2 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对液滴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4.4.3 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对液滴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4 结果与讨论 | 第60-61页 |
4.5 气压对液滴影响的测试 | 第61-67页 |
4.5.1 实验步骤 | 第61-62页 |
4.5.2 气压与液滴形态的关系 | 第62-63页 |
4.5.3 气压与液滴粒径的关系 | 第63-67页 |
4.5.4 结果与讨论 | 第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