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 第11-12页 |
1.2.2 ISM法在分析因素方面的作用研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ISM法理论介绍 | 第17-21页 |
2.1 ISM法定义 | 第17页 |
2.2 ISM法的工作程序 | 第17-18页 |
2.3 ISM法应用步骤 | 第18-20页 |
2.4 ISM法的应用 | 第20-21页 |
第3章 青岛港海铁联运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3.1 海铁联运外部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2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2.1 青岛港海铁联运业务概况 | 第22-23页 |
3.2.2 青岛港铁路系统现状 | 第23-24页 |
3.3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4 关于青岛港海铁联运的SWOT分析 | 第25-29页 |
3.4.1 优势分析 | 第25-27页 |
3.4.2 劣势分析 | 第27页 |
3.4.3 机遇分析 | 第27-28页 |
3.4.4 威胁分析 | 第28-29页 |
3.5 加快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第4章 基于ISM法的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 | 第31-41页 |
4.1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的提取 | 第31-34页 |
4.1.1 确定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4.1.2 提取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4.2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的ISM法分析过程 | 第34-39页 |
4.2.1 确立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 | 第34-35页 |
4.2.2 计算可达矩阵 | 第35-36页 |
4.2.3 因素间可达矩阵的推断、划分及缩减 | 第36-38页 |
4.2.4 确定各阶层要素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4.3 基于ISM法的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因素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3.1 制约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的第一层级因素 | 第39页 |
4.3.2 制约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的第二、三层级因素 | 第39-40页 |
4.3.3 制约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的第四层级因素 | 第40-41页 |
第5章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 第41-48页 |
5.1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策略 | 第41-45页 |
5.1.1 借力优势经济环境,力促海铁联运发展 | 第41页 |
5.1.2 完善海铁联运基础设施体系 | 第41-43页 |
5.1.3 高站位、大联动,实现海铁联运一体化 | 第43页 |
5.1.4 定标准、塑品牌,全面提升海铁联运各环节服务质量 | 第43-44页 |
5.1.5 建设智慧港口,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44页 |
5.1.6 强化教育培训,强基提素,打造优质团队 | 第44-45页 |
5.1.7 借鉴先进经验,全面综合提升青岛港海铁联运 | 第45页 |
5.2 促进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第45-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影响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