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13-22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第13-15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 第15-19页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四、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21-22页 |
第一章 行为保全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22-71页 |
第一节 行为保全制度的概念认知 | 第22-45页 |
一、行为保全的概念辨析 | 第24-34页 |
二、行为保全的性质界定 | 第34-38页 |
三、行为保全的目的导向 | 第38-45页 |
第二节 行为保全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45-51页 |
一、民国时期的“假处分”制度 | 第45-48页 |
二、新中国的“海事强制令”与“诉前禁令”制度 | 第48-51页 |
第三节 行为保全制度的类型划定 | 第51-57页 |
一、一次性行为保全与持续性行为保全 | 第51页 |
二、债务人作为保全与债务人不作为保全 | 第51-53页 |
三、确保型行为保全与制止型行为保全 | 第53-55页 |
四、诉前行为保全与诉中行为保全 | 第55-57页 |
第四节 行为保全纳入法律的应然意义 | 第57-64页 |
一、行为保全价值论导向的基础 | 第57-59页 |
二、行为保全实践论导向的意义 | 第59-64页 |
第五节 当前行为保全制度的程序设计 | 第64-71页 |
一、行为保全之申请要件 | 第64-68页 |
二、行为保全之保障性措施与救济性措施 | 第68-71页 |
第二章 行为保全制度的比较考察 | 第71-97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之假处分制度 | 第72-89页 |
一、德国的假处分制度 | 第73-74页 |
二、法国的临时裁决程序 | 第74-77页 |
三、日本的假处分制度 | 第77-81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假处分制度 | 第81-89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之禁令制度 | 第89-95页 |
一、英国的“中间禁令”(Interlocutory Injunction) | 第89-91页 |
二、美国的预备禁令和临时禁令 | 第91-95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行为保全制度之评析 | 第95-97页 |
第三章 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97-150页 |
第一节 新民诉法施行背景下有关行为保全的实证调研 | 第97-134页 |
一、行为保全在司法审判中的宏观运用现状 | 第98-115页 |
(一) 行为保全在《人民法院报》的出现频率与分析 | 第99-103页 |
(二) 行为保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出现频率与分析 | 第103-115页 |
二、各级人民法院法官对行为保全的认知 | 第115-134页 |
(一) 主流观点:受访法官对行为保全持积极态度 | 第117-120页 |
(二) 审理实务:行为保全的运用并没有显著改变 | 第120-126页 |
(三) 立法建议:行为保全的法律规定应清晰明确 | 第126-134页 |
第二节 行为保全适用之典型个案分析 | 第134-140页 |
一、知识产权中的“诉前禁令”——以商业秘密案件为例 | 第134-137页 |
二、人格权领域中的行为保全——以网络名誉侵权案为例 | 第137-140页 |
第三节 行为保全之现状评析 | 第140-150页 |
一、行为保全之良性发展态势与瓶颈障碍 | 第140-142页 |
二、追踪溯源:行为保全问题之原因探寻 | 第142-150页 |
第四章 行为保全制度的问题研析 | 第150-206页 |
第一节 行为保全范围界定中的几个问题 | 第150-163页 |
一、行为保全与先予执行之内涵重构 | 第151-154页 |
二、人身保护令的归位——基于社会利益的视角 | 第154-158页 |
三、限制出境的何去何从——性质界定 | 第158-161页 |
四、行为保全范围的限制 | 第161-163页 |
第二节 行为保全启动程序之问题研析 | 第163-171页 |
一、行为保全的启动主体 | 第163-167页 |
二、行为保全的法院管辖 | 第167-171页 |
第三节 行为保全之审理与审查问题研析 | 第171-189页 |
一、行为保全之“一面审理”与“本案化审理” | 第171-173页 |
二、行为保全的审理期限 | 第173-174页 |
三、行为保全之审查原则 | 第174-179页 |
四、行为保全之审查标准 | 第179-189页 |
第四节 行为保全保障性措施之问题研析 | 第189-198页 |
一、执行主体的问题 | 第189-190页 |
二、行为保全是否需要提供担保 | 第190-192页 |
三、行为保全之担保方式与担保金额的确定 | 第192-195页 |
四、行为保全担保的其他规定 | 第195-198页 |
第五节 行为保全救济性措施之问题研析 | 第198-206页 |
一、我国现行法有关行为保全救济的规定之评析 | 第198-200页 |
二、行为保全救济制度之完善 | 第200-206页 |
结语 | 第206-208页 |
附录 | 第208-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30页 |
在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第230-231页 |
后记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