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3-16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方案选型与设计第18-28页
    2.1 主要设计要求第18-20页
    2.2 结构选型第20-22页
    2.3 结构参数确定第22-23页
    2.4 机构设计第23-26页
    2.5 驱动及传动部件选型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逆向运动学分析第28-36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并联手术平台运动学描述第29-33页
        3.2.1 建立坐标系第29-30页
        3.2.2 上平台姿态描述第30-33页
    3.3 并联手术平台运动学方程逆解第33-34页
        3.3.1 建立位姿矢量方程第33页
        3.3.2 建立位置逆解方程第33-34页
    3.4 实例计算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分析第36-46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并联手术平台位置正解解析法第36-39页
        4.2.1 一种降阶封闭解解法第37-38页
        4.2.2 求解位置正解过程第38-39页
    4.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求并联手术机器人位置正解第39-45页
        4.3.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第39-41页
        4.3.2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求位置正解第41-44页
        4.3.3 实例验证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和轨迹规划第46-61页
    5.1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第46-51页
        5.1.1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约束条件第46-49页
        5.1.2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确定方法第49-51页
        5.1.3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过程第51页
    5.2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第51-60页
        5.2.1 轨迹规划指标第52-53页
        5.2.2 轨迹规划方案第53-55页
        5.2.3 方案验证第55-56页
        5.2.4 实例分析第56-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静力分析与运动学仿真第61-75页
    6.1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静力分析第61-65页
        6.1.1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静力分析第61-63页
        6.1.2 实例计算第63-65页
    6.2 脊柱微创手术并联机器人ADMAS运动学仿真第65-74页
        6.2.1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65-66页
        6.2.2 运动学仿真过程第66-73页
        6.2.3 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第73-74页
    6.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7.1 本文研究成果第75页
    7.2 未来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3页
附录1第83-87页
附录2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移动X光光刻与转模技术的微透镜阵列研究
下一篇:西藏灵菇中增香型乳酸菌的筛选及产香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