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教学组织论文--课堂教学(班级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观的强烈需求第10页
  2. 传统课堂管理行为的不良影响第10-11页
  3. 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2. 新课改下课堂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4-15页
 (三)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1. 课堂第15页
  2. 课堂管理第15页
  3. 课堂管理行为第15-17页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诉求第17-26页
 (一) 新课程的创新理念第17-20页
  1. 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第17-18页
  2. 生成性的课程实施观第18页
  3.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第18-19页
  4. 个性化的课程文化观第19-20页
 (二) 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理念第20-22页
  1. 强调交往互动的主体观第20-21页
  2. 关注对学生的激励第21页
  3. 管理本身即教育第21-22页
 (三) 新课程对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要求第22-26页
  1. 新课程要求课堂具有生长性第22页
  2. 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具有质量第22-23页
  3. 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具有学生参与性第23页
  4. 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具有"隐性"特质第23-25页
  5. 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管理行为以"无为"为指导第25-26页
二、教师课堂管理行为观察问卷的编制第26-33页
 (一) 课堂管理行为维度的分解第26-29页
  1. 课堂管理行为的教师维度第26-27页
  2. 课堂管理行为的学生维度第27页
  3. 课堂管理行为的心理环境维度第27-29页
 (二) 小结第29-30页
 (三)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研究设计第30-33页
  1. 研究框架第30页
  2. 研究对象第30-31页
  3. 研究方法第31-32页
  4. 研究工具第32-33页
三、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调查研究第33-47页
 (一)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观察分析第33-43页
  1. 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第33-37页
  2. 学生自我管理行为第37-38页
  3. 课堂常规——潜在纪律第38-40页
  4. 互动合作——小组管理第40-41页
  5. 师生关系——行为方式第41-43页
 (二) 访谈整理与辑要第43-47页
  1. 师生访谈材料的整理第43-46页
  2. 访谈主要观点第46-47页
四、讨论和建议第47-68页
 (一)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现状第47-55页
  1. 取得的成果第47-51页
  2. 存在的不足第51-55页
 (二)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5-60页
  1. 教师个人气质第55-56页
  2. 教师专业素养第56-57页
  3. 管理理念偏差第57页
  4. 互动合作方式第57-58页
  5. 师生关系牵制第58-59页
  6. 教室空间环境第59页
  7. 学校传统文化第59-60页
 (三) 改进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探究第60-68页
  1. 改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整体策略第60-63页
  2. 改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技能第63-68页
结束语第68-6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Ⅰ:观察表第72-73页
附录Ⅱ:观察提纲第73-74页
附录Ⅲ:访谈提纲第74-76页
后记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文化下美国教师专业伦理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多重目标组合动机效应的纵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