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美的认识的调查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10-16页 |
| 一、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 (一)小学数学中蕴含丰富的数学美 | 第10页 |
| (二)小学教师对数学美缺乏必要认识 | 第10页 |
| (三)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改进美育教学 | 第10-11页 |
| (四)小学生的成长迫切需要数学美 | 第11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一)数学美的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 (二)数学美的应用研究 | 第12-13页 |
| (三)认识数学美的理论依据研究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小学数学教师认识数学美的重要作用 | 第16-19页 |
| 一、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 第16-17页 |
| (一)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 第16页 |
| (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16-17页 |
| (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 第17页 |
| 二、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 第17-18页 |
| (一)有利于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建立 | 第17-18页 |
| (二)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提高 | 第18页 |
| (三)有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 | 第18页 |
| 三、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小学数学教师认识数学美的基本要求 | 第19-25页 |
| 一、对数学美内涵认识的要求 | 第19-20页 |
| (一)要认识到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 | 第19页 |
| (二)要认识到数学美是一种理智美 | 第19-20页 |
| 二、对数学美表现认识的要求 | 第20-22页 |
| (一)要认识到数学中的简洁美 | 第20-21页 |
| (二)要认识到数学中的对称美 | 第21页 |
| (三)要认识到数学中的和谐美 | 第21-22页 |
| (四)要认识到数学中的奇异美 | 第22页 |
| 三、对数学美价值认识的要求 | 第22-23页 |
| (一)要认识到数学美的方法论价值 | 第22-23页 |
| (二)要认识到数学美的文化价值 | 第23页 |
| 四、对数学美策略认识的要求 | 第23-25页 |
| (一)挖掘数学美的要求 | 第23-24页 |
| (二)展示数学美的要求 | 第24页 |
| (三)运用数学美的要求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小学数学教师认识数学美的现状分析 | 第25-40页 |
| 一、调查方法 | 第25-26页 |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 (二)教师访谈法 | 第25-26页 |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26页 |
| 二、调查对象 | 第26-28页 |
|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 第26-27页 |
| (二)访谈对象的具体情况 | 第27页 |
| (三)课堂观察对象的具体情况 | 第27-28页 |
| 三、调查结果 | 第28-36页 |
| (一)对数学美内涵的认识现状 | 第28-29页 |
| (二)对数学美表现的认识现状 | 第29-31页 |
| (三)对数学美价值的认识现状 | 第31-34页 |
| (四)对数学美策略的认识现状 | 第34-36页 |
| 四、成因分析 | 第36-40页 |
| (一)数学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36-38页 |
|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38-39页 |
|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认识数学美的对策 | 第40-44页 |
| 一、提升教师素养,转变教学方法 | 第40-42页 |
| (一)改变传统观念,正视数学美价值 | 第40页 |
| (二)提升审美修养,培养数学美眼光 | 第40-41页 |
| (三)增强专业素养,掌握数学美教学策略 | 第41-42页 |
| 二、完善学校制度,搭建学习平台 | 第42-43页 |
| (一)认识数学美,关注数学美教学 | 第42页 |
| (二)实施多元评价,建立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 (三)提供学习平台,增加认识机会 | 第43页 |
| 三、克服社会偏见,加大支持力度 | 第43-44页 |
| (一)克服社会偏见,营造轻松环境 | 第43页 |
| (二)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保障机制 | 第43-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录 1 | 第47-51页 |
| 附录 2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