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重组绩效研究--以Z公司重组为例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 本文的创新和框架 | 第11-12页 |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2.1.1 中央企业 | 第12页 |
| 2.1.2 企业重组 | 第12页 |
| 2.1.3 绩效评价 | 第12-13页 |
| 2.2 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 2.2.1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3-14页 |
| 2.2.2 权变理论 | 第14页 |
| 2.2.3 效率理论 | 第14页 |
| 2.3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2.3.1 中央企业重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2.3.2 重组绩效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 2.4 绩效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 2.4.1 事件研究法 | 第19页 |
| 2.4.2 会计研究法 | 第19-20页 |
| 2.4.3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第20-21页 |
| 3 中央企业重组概况 | 第21-29页 |
| 3.1 中央企业重组历程 | 第21-22页 |
| 3.2 中央企业重组动因 | 第22-23页 |
| 3.3 中央企业重组特点 | 第23-24页 |
| 3.4 中央企业重组方式 | 第24-25页 |
| 3.5 中央企业重组目标 | 第25-29页 |
| 4 中央企业重组的绩效体系构建 | 第29-36页 |
| 4.1 构建方法 | 第29页 |
| 4.2 评价内容 | 第29页 |
| 4.3 指标体系 | 第29-32页 |
| 4.3.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0页 |
| 4.3.2 具体指标说明 | 第30-32页 |
| 4.3.3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页 |
| 4.4 指标权重 | 第32-34页 |
| 4.5 评分标准 | 第34-36页 |
| 5 Z公司重组案例研究 | 第36-46页 |
| 5.1 Z公司重组概况 | 第36-39页 |
| 5.1.1 合并重组公司简介 | 第36-37页 |
| 5.1.2 重组动因 | 第37-38页 |
| 5.1.3 重组方案 | 第38-39页 |
| 5.1.4 重组过程 | 第39页 |
| 5.2 Z公司重组绩效评价 | 第39-43页 |
| 5.2.1 Z公司重组绩效分值 | 第39-41页 |
| 5.2.2 Z公司重组前后绩效对比 | 第41-43页 |
| 5.3 Z公司重组绩效变化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 5.3.1 经营协同效应 | 第43-44页 |
| 5.3.2 管理协同效应 | 第44页 |
| 5.3.3 规模效应 | 第44-45页 |
| 5.3.4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 | 第45-46页 |
| 6 结论和启示 | 第46-48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 6.2 相关启示 | 第46-48页 |
| 6.2.1 重视市场化运作机制 | 第46-47页 |
| 6.2.2 制定合理的重组规划 | 第47页 |
| 6.2.3 加大重组整合力度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