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4-2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2.2 股权再融资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3 股权再融资绩效评价方法 | 第23-26页 |
3 股权再融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26-34页 |
3.1 评价原则 | 第26页 |
3.2 评价目标和内容 | 第26-28页 |
3.3 评价指标 | 第28-31页 |
3.3.1 经营效益方面的指标 | 第28页 |
3.3.2 资产营运方面的指标 | 第28-29页 |
3.3.3 财务风险抵御方面的指标 | 第29-30页 |
3.3.4 公司成长方面的指标 | 第30-31页 |
3.4 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3.5 评价步骤 | 第32-34页 |
4 X公司案例研究 | 第34-58页 |
4.1 X公司简介及其股权再融资的历史 | 第34-37页 |
4.1.1 X公司简介 | 第34-35页 |
4.1.2 X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历史 | 第35-37页 |
4.2 X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37-41页 |
4.2.1 数据选取与标准化处理 | 第37页 |
4.2.2 KMO统计量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 | 第37页 |
4.2.3 因子的提取 | 第37-39页 |
4.2.4 因子解释 | 第39-40页 |
4.2.5 计算综合得分 | 第40-41页 |
4.3 基于应用结果的绩效分析 | 第41-46页 |
4.3.1 X公司2000年配股绩效分析 | 第42-43页 |
4.3.2 X公司2004年配股绩效分析 | 第43-44页 |
4.3.3 X公司2008年增发绩效分析 | 第44-45页 |
4.3.4 X公司2012年增发绩效分析 | 第45-46页 |
4.4 X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低下的原因 | 第46-55页 |
4.4.1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第46-49页 |
4.4.2 大股东利益侵占 | 第49-51页 |
4.4.3 公司治理不完善 | 第51-55页 |
4.5 改善X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建议 | 第55-58页 |
4.5.1 加强募投项目的事前分析,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 第55-56页 |
4.5.2 完善关联交易决策制度 | 第56页 |
4.5.3 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第56-58页 |
5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 第58-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58-59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