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7-19页 |
2.1.1 环境会计 | 第17页 |
2.1.2 环境会计信息 | 第17-18页 |
2.1.3 环境会计要素 | 第18-19页 |
2.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第19页 |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社会责任理论 | 第20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页 |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理论 | 第21-25页 |
2.3.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含义 | 第21-22页 |
2.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内容及原则 | 第22页 |
2.3.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程序 | 第22-23页 |
2.3.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方法 | 第23-25页 |
3 JP公司简介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第25-32页 |
3.1 JP公司简介 | 第25页 |
3.2 行业概况及特点 | 第25-27页 |
3.3 行业的环境特征 | 第27-28页 |
3.4 JP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第28-32页 |
4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诊断分析 | 第32-44页 |
4.1 JP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诊断 | 第32-34页 |
4.1.1 质量诊断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4.1.2 质量诊断评分标准 | 第33页 |
4.1.3 披露质量诊断分析 | 第33-34页 |
4.2 JP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诊断 | 第34-36页 |
4.2.1 披露内容质量不高 | 第34-35页 |
4.2.2 披露数量变动较大 | 第35页 |
4.2.3 披露模式相对滞后 | 第35-36页 |
4.2.4 披露动机自愿性不强 | 第36页 |
4.3 JP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因诊断 | 第36-44页 |
4.3.1 内部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4.3.2 外部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5 完善JP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44-50页 |
5.1 政府加快环境政策法规建设 | 第44页 |
5.2 规范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第44-46页 |
5.2.1 规范环境财务信息披露 | 第44-45页 |
5.2.2 规范环境绩效信息披露 | 第45-46页 |
5.3 明确采用补充报告信息披露模式 | 第46-47页 |
5.4 加强企业外部监管 | 第47-48页 |
5.5 健全企业内部建设 | 第48-50页 |
5.5.1 提高企业整体环保意识 | 第48-49页 |
5.5.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9页 |
5.5.3 提高公司财务绩效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