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呼唤顶层设计 | 第21-27页 |
·顶层设计内涵解读 | 第21-22页 |
·顶层设计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决定性 | 第22页 |
·合理性 | 第22-23页 |
·关联性 | 第23页 |
·可操作性 | 第23页 |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顶层设计是落实《纲要》的有力武器 | 第23-24页 |
·顶层设计是提高专业发展科学性的有效手段 | 第24页 |
·顶层设计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 | 第24-25页 |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顶层设计的可行性 | 第25-27页 |
·教育学专业改造的系统性 | 第25页 |
·教育学专业改造的合理性 | 第25-26页 |
·教育学专业改造的可操作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顶层设计的理念及体系建构 | 第27-33页 |
·理念建构 | 第27-31页 |
·“以人为本”,提升专业价值 | 第27-28页 |
·培养目标多元化,提高专业竞争力 | 第28-29页 |
·“平台+模块”,实现课程“通专结合” | 第29页 |
·互动交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 第29-31页 |
·体系建构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顶层设计的程序 | 第33-43页 |
·定位教育学专业发展方向 | 第33-34页 |
·地方性 | 第33页 |
·特色化 | 第33-34页 |
·综合性 | 第34页 |
·分析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 第34-36页 |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就业市场分析及预测 | 第34-36页 |
·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顶层目标” | 第36页 |
·分解“顶层目标”,实行分流培养模式 | 第36-37页 |
·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 第37-43页 |
·课程结构的设计: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 | 第37-40页 |
·课程实施方式的设计:实现四个转变 | 第40-42页 |
·课程评价的设计: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顶层设计的保障 | 第43-49页 |
·思想上,全员参与形成价值共识 | 第43-44页 |
·管理上,抓制度的健全和落实 | 第44-46页 |
·以国家、学校制度为支撑,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 第44-45页 |
·健全决策、沟通机制,为顶层设计提供组织保障 | 第45页 |
·建立评估、反馈机制,为顶层设计指明方向 | 第45-46页 |
·师资上,建立新型师资队伍 | 第46-49页 |
·新形势下对教育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第47页 |
·着力加强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6页 |
承诺书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