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 ·有效失败 | 第13-16页 |
| ·Arduino | 第16-17页 |
| ·创客教育 | 第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0-3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32页 |
| ·有效失败概念提出前的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 ·Manu Kapur关于有效失败的研究 | 第24-30页 |
| ·其他研究者的跟进研究 | 第30-3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3-35页 |
| ·关键词翻译 | 第33页 |
| ·研究出发点 | 第33-35页 |
| 3 关注有效失败的课程编制与教学设计 | 第35-53页 |
| ·Arduino课程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 ·课程大纲编制 | 第37-38页 |
| ·教学设计框架 | 第38-41页 |
| ·生成-探索阶段设计 | 第41-49页 |
| ·设计活动:对于复杂问题中“最佳位置”的校准 | 第42-46页 |
| ·设计学生的参与结构:提高合作水平 | 第46-48页 |
| ·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一个情感安全的探索空间 | 第48-49页 |
| ·整合阶段设计 | 第49-53页 |
| ·设计活动:检测不同解决方案表现出的资源和限制 | 第50页 |
| ·设计学生的参与结构:增强生生互动和参与度 | 第50-51页 |
| ·营造文化氛围:创造一个情感安全的讨论环境 | 第51-53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53-63页 |
| ·学生课堂表现分析 | 第54-59页 |
| ·RSM多样性 | 第54-55页 |
| ·常规课堂的困境分析 | 第55-59页 |
| ·学生作品分析 | 第59-63页 |
| ·关注有效失败的教学后学生作品分析 | 第59-62页 |
| ·常规教学后学生作品分析 | 第62-63页 |
| 5 研究结论、局限与建议 | 第63-66页 |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 ·研究局限 | 第63-64页 |
|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1:世界外国语中学《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大纲 | 第70-75页 |
| 附录2:LED综合创意项目设计稿 | 第75-76页 |
| 附录3:部分课堂实录照片 | 第76-77页 |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