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及对语文教育改革指导意义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缘起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12-13页 |
·模式的界定 | 第12页 |
·教学模式 | 第12页 |
·板块式教学模式 | 第12-13页 |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独特之处 | 第13-16页 |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3页 |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 第13-16页 |
·板块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结构主义理论 | 第16页 |
·新课标的要求 | 第16-20页 |
3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策略 | 第20-28页 |
·在散文中的运用 | 第20-22页 |
·在小说中的运用 | 第22-24页 |
·在诗歌中的运用 | 第24-28页 |
4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对当今语文教育改革的意义 | 第28-32页 |
·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 第28-29页 |
·加强教师对自身的认识 | 第29-30页 |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 第30-32页 |
5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的拓展思考 | 第32-38页 |
·平淡与激情的博弈 | 第32-33页 |
·情感与理智的平衡 | 第33-34页 |
·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 第34-36页 |
·模式与个性的融合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