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番茄红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1-12页 |
|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 第11-12页 |
| ·呈色能力 | 第12页 |
| ·溶解性 | 第12页 |
|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及利用 | 第12-15页 |
| ·预防和抑制肿瘤和癌症的作用 | 第13页 |
| ·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第13-14页 |
| ·保护皮肤、延缓衰老的作用 | 第14页 |
| ·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 第14页 |
| ·防治白内障的作用 | 第14-15页 |
| ·番茄红素的其他生理作用 | 第15页 |
|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 第15-18页 |
| ·天然提取法 | 第15-17页 |
| ·化学合成法 | 第17页 |
| ·生物工程法 | 第17-18页 |
| ·番茄红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番茄红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响应面优化工艺提高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产量的研究 | 第22-34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三孢布拉霉自身体内合成番茄红素的途径 | 第22-23页 |
| ·菌种活化 | 第23页 |
| ·种子培养 | 第23页 |
| ·发酵培养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 ·番茄红素的提取 | 第23-24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中番茄红素浓度的测定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3页 |
| ·不同碳源与氮源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不同接种比例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发酵促进剂添加时间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6页 |
| ·发酵阻断剂添加时间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不同发酵pH值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发酵温度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发酵时间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试验 | 第29-30页 |
| ·多因素组合优化实验的分析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及有机溶剂法萃取番茄红素最优条件的确定 | 第34-44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 ·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 | 第35页 |
| ·三孢布拉霉湿茵体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 ·番茄红素的萃取的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 ·发酵液的预处理 | 第36-39页 |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39-40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40-41页 |
| ·丙酮萃取工艺的正交实验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单柱层析分离纯化番茄红素的研究 | 第44-51页 |
|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试验试剂 | 第44-45页 |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硅胶的预处理 | 第45页 |
| ·装柱 | 第45页 |
| ·柱层析吸附剂的选择 | 第45页 |
| ·加样量的选择 | 第45-46页 |
| ·试验洗脱剂选择 | 第46页 |
| ·试验洗脱温度选择 | 第46页 |
| ·流速的选择 | 第46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定性分析 | 第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 ·柱层析吸附剂的确定 | 第46-47页 |
| ·加样量的确定 | 第47页 |
| ·洗脱剂的确定 | 第47-48页 |
| ·洗脱温度的确定 | 第48页 |
| ·流速的确定 | 第48-49页 |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模拟移动床色谱回收粗提液中番茄红素 | 第51-61页 |
|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51页 |
|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 ·试验仪器 | 第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51-55页 |
| ·设计依据 | 第51-54页 |
| ·SMB与TMB间的转换关系 | 第54-55页 |
| ·SMB简易参数设计 | 第55页 |
| ·SMB参数优化设计 | 第55页 |
| ·粗提液中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 | 第55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 ·分区的确定 | 第55-56页 |
| ·实验参数的设定 | 第56页 |
| ·计算真实移动床(TMB) | 第56-57页 |
| ·计算模拟移动床(SMB) | 第57-58页 |
| ·SMB参数优化设计 | 第58-59页 |
| ·HPLC分析结果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建议 | 第61页 |
| ·创新点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