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俄汉交替传译笔记符号的使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交替传译笔记符号的概念及特点 | 第10-11页 |
(一) 交替传译笔记符号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二) 口译笔记符号的特点 | 第10-11页 |
1、 简要直观 | 第10页 |
2、 个性化 | 第10-11页 |
3、 暂时性 | 第11页 |
4、 整体性 | 第11页 |
二、 汉俄俄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符号使用障碍 | 第11-22页 |
(一) 俄译汉笔记困难 | 第11-19页 |
1、 源材料较长信息记忆不全 | 第11-16页 |
2、 源材料数据信息多难以准确记录 | 第16-19页 |
(二) 汉译俄笔记障碍 | 第19-22页 |
1、 过分依赖笔记符号 | 第19-21页 |
2、 笔记格式不当 | 第21-22页 |
3、 对熟语较多的材料选用符号困难 | 第22页 |
三、 交替传译笔记符号使用建议 | 第22-27页 |
(一) 注意口译笔记符号的使用量 | 第22-24页 |
(二) 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 第24页 |
(三) 脑记和笔记相结合 | 第24页 |
(四) 口译笔记格式 | 第24页 |
(五) 积累常用熟语 | 第24-25页 |
(六) 选用合适的笔记符号 | 第25页 |
(七) 口译笔记符号与其他笔记语言混合使用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