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8-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2. 研究问题 | 第8-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 问卷调查法 | 第9页 |
2. 比较分析法 | 第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揭示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状况 | 第9页 |
2. 给教育培训专家提供一定的培训内容和依据 | 第9-10页 |
二、教师学科知识的相关研究 | 第10-19页 |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1. 学科知识 | 第10页 |
2. 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 第10-11页 |
(二) 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1. 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 第13-19页 |
1. 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 第13-16页 |
2. 高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 第16-19页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 | 第19-22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二) 调查问卷内容 | 第19-20页 |
(三) 调查问卷编制、发放及回收 | 第20-21页 |
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0-21页 |
2.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21页 |
(四)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1. 运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进行数据汇总 | 第21页 |
2. 运用 SPSS Statistics 17.0 进行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四、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统计分析 | 第22-45页 |
(一) 测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22-24页 |
1. 教师性别情况 | 第22页 |
2. 教师教龄情况 | 第22-23页 |
3. 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类型情况 | 第23页 |
4. 教师职称和教过毕业班次数的情况 | 第23-24页 |
5. 学校所在地和学校类型的情况 | 第24页 |
(二) 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 第24-36页 |
1.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 第24-30页 |
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 第30-36页 |
(三) 不同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性 | 第36-45页 |
1. 不同性别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37页 |
2. 不同教龄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37-39页 |
3. 不同学历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39页 |
4. 不同专业类型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39页 |
5. 不同职称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39-40页 |
6. 教过不同毕业班次数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40-42页 |
7. 不同地区学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42-43页 |
8.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 第43-45页 |
五、结论和建议 | 第45-48页 |
(一) 结论 | 第45-46页 |
1. 高中化学教师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 | 第45页 |
2. 比较依赖于网络资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 第45页 |
3. 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学科知识的掌握 | 第45-46页 |
4. 学校的发展对教师驾驭学科知识存在影响 | 第46页 |
5. 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是不断优化的过程 | 第46页 |
(二) 建议 | 第46-47页 |
1. 关注县镇学校教师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46页 |
2. 加强不同学校教师的交流和学习,促进自身发展 | 第46页 |
3. 开设化学学科知识的培训课程,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 第46-47页 |
(三) 反思 | 第47-48页 |
1. 调查问卷编制的不足 | 第47页 |
2. 调查问卷发放过程中的不足 | 第47页 |
3.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中的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