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4页
   ·有关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概述第12-19页
     ·学校归属感的概念第12-13页
     ·学校归属感的理论第13-14页
     ·学校归属感的测量第14-15页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有关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第19-22页
     ·自我概念的概念第19-20页
     ·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第20-21页
     ·自我概念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自我概念的功能第22页
   ·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第22页
   ·团体辅导第22-24页
2 问题提出第24-27页
   ·研究思路第24-25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研究意义第25-26页
     ·理论价值第25页
     ·实践意义第25-26页
   ·研究创新点第26-27页
3 研究一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的特征研究第27-34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假设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被试第27-28页
     ·研究工具第28页
     ·研究程序第2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性别差异检验第28-29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年级差异检验第29-30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专业差异检验第30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生源地差异检验第30-31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检验第31页
   ·讨论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4 研究二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第34-38页
   ·研究目的第34页
   ·研究假设第34页
   ·研究方法第34-35页
     ·被试第34页
     ·研究工具第34-35页
     ·研究程序第35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第36页
   ·讨论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5 研究三 中专生学校归属感的干预研究第38-48页
   ·研究目的第38页
   ·研究假设第38页
   ·研究方法第38-43页
     ·被试第38页
     ·研究工具第38-42页
     ·研究程序第42-43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校归属感的变化第43-44页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概念的变化第44-45页
     ·主观评估第45-46页
   ·讨论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6 结论第48-50页
   ·研究结论第48页
   ·对策和建议第48-49页
   ·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师范新生自我接纳与自我表露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