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蒙古族风格室内乐创作与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9页
 一、名词界定第9-12页
 二、研究目的第12页
 三、资料搜集与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15-17页
 五、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一章 蒙古族风格室内乐形成与发展的时间语境第19-27页
 第一节 蒙古族风格室内乐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9-22页
  一、社会背景—社会的稳定与民族间文化的融合第19-20页
  二、音乐文化根源—深厚、丰富的音乐文化第20-22页
  三、直接原因—专业音乐团体的成立第22页
 第二节 蒙古族风格室内乐的创作分期第22-27页
  一、第一阶段—初创时期第23-24页
  二、第二阶段—探索时期第24-25页
  三、第三阶段—创新时期第25-27页
第二章 蒙古族风格室内乐形成与发展的空间语境第27-39页
 第一节 东部音乐文化色彩核心区第27-36页
  一、地理划分—以科尔沁草原为中心的地缘共享范畴第29-31页
  二、音乐文化根源—丰富、夯实的音乐文化土壤第31-33页
  三、社会历史根源—专业音乐的输入第33-34页
  四、蒙古族风格室内乐音乐素材的选用第34-36页
 第二节 中、西部音乐文化色彩区第36-39页
第三章 蒙古族风格室内乐的创作类型及特点第39-48页
 第一节 依托—重塑型:(蒙古族)传统民族器乐类室内乐类第39-43页
 第二节 碰撞—交融型:西洋器乐类室内乐第43-46页
 第三节 自由组合型:中(蒙)西合璧类室内乐第46-48页
第四章 延续与创新——蒙古族风格室内乐创作技法的衍变与发展第48-79页
 第一节 节奏的多元组合第48-55页
  一、传统节奏的延续亦或创新重组第49-51页
  二、非一致性节奏组合第51-53页
  三、自由节奏组合第53-55页
 第二节 传统音调结构的变化运用第55-60页
  一、蒙古族民歌音调的典型结构第55-56页
  二、民歌典型音调的变化运用第56-60页
 第三节 线性织体的运用第60-69页
  一、单线条织体第61-62页
  二、线条叠置型织体第62-67页
  三、点线相融型织体第67-69页
 第四节 音乐结构的多元建构第69-79页
  一、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结构第69-71页
  二、“天然结构态”的衍伸第71-79页
结语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音乐的构建方式中分析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与肖邦作品的联系
下一篇:唐山评剧艺术及其唱腔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