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蝶翼式微陀螺零偏稳定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9页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7-2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4-27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蝶翼式微陀螺理论基础第29-58页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9-39页
     ·哥氏效应第29-30页
     ·蝶翼式微陀螺结构第30-31页
     ·支撑梁力学特性第31-37页
     ·工作模态第37-39页
   ·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第39-52页
     ·阻尼分析第39-46页
     ·驱动力矩和哥氏力矩第46-50页
     ·动态特性分析第50-52页
   ·驱动控制与信号检测技术第52-56页
     ·等效电路模型第53-54页
     ·基于双正弦载波的微弱电容检测技术第54-55页
     ·基于 PID 振动幅值控制的闭环驱动技术第55-56页
     ·角速度信号的正交解调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蝶翼式微陀螺零偏稳定性形成机理研究第58-77页
   ·微陀螺零偏稳定性概述第58-60页
     ·零偏漂移第59页
     ·随机噪声第59-60页
     ·评价方法第60页
   ·蝶翼式微陀螺零偏漂移产生机理第60-63页
   ·蝶翼式微陀螺确定性误差及其对零偏漂移的影响第63-76页
     ·结构误差分析第63-65页
     ·电路误差分析第65-71页
     ·环境误差分析第71-75页
     ·与零偏漂移的关系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结构应力对蝶翼式微陀螺零偏稳定性影响机理及结构优化方法研究第77-101页
   ·蝶翼式微陀螺加工工艺简介第77-81页
     ·硅结构加工工艺第78-79页
     ·玻璃基底加工工艺第79页
     ·阳极键合第79-80页
     ·真空封装第80-81页
   ·蝶翼式微陀螺结构应力形成机理第81-87页
     ·阳极键合工艺形成的结构应力第81-85页
     ·贴片封装工艺形成的结构应力第85-87页
   ·结构应力对蝶翼式微陀螺的影响第87-94页
     ·结构应力对微陀螺静态电容的影响第87-89页
     ·结构应力对微陀螺模态频率的影响第89-93页
     ·结构应力对微陀螺品质因子的影响第93-94页
   ·蝶翼式微陀螺结构优化第94-99页
     ·应力释放第95-97页
     ·应力平衡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制造误差对蝶翼式微陀螺零偏稳定性影响机理及其抑制方法研究第101-116页
   ·蝶翼式微陀螺结构制造误差主要来源第101-106页
     ·材料几何误差第101-103页
     ·制造工艺误差第103-106页
   ·结构制造误差对蝶翼式微陀螺的影响第106-110页
     ·制造误差对敏感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制造误差对微陀螺接口电容输出特性的影响第108-110页
   ·蝶翼式微陀螺结构制造误差精密修形第110-114页
     ·结构制造误差修形原理第110-111页
     ·紫外激光修形系统第111-112页
     ·紫外激光修形实验第112-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六章 蝶翼式微陀螺主要性能对比测试第116-120页
   ·测试系统第116-117页
   ·主要性能对比第117-119页
     ·标度因数第117-118页
     ·零偏稳定性第118-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4页
   ·全文总结第120-122页
   ·研究展望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8-142页
附录A 微陀螺主要性能测试及计算方法第142-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的微纳米质量传感器振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天基观测目标跟踪、定轨及网络路由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