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成员关系对知识整合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成员关系相关的研究 | 第17-21页 |
·关系的内涵 | 第17-18页 |
·关系的研究视角 | 第18-20页 |
·关系的划分维度 | 第20-21页 |
·关系的研究述评 | 第21页 |
·知识分享相关的研究 | 第21-25页 |
·知识分享的内涵 | 第21-22页 |
·知识分享的研究视角 | 第22-24页 |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知识整合相关的研究 | 第25-27页 |
·知识整合的内涵 | 第25-26页 |
·知识整合的过程 | 第26页 |
·知识整合的机制 | 第26-27页 |
·吸收能力相关的研究 | 第27-31页 |
·吸收能力的内涵 | 第27-28页 |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吸收能力的划分维度 | 第29-31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1-37页 |
·理论模型 | 第31-32页 |
·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成员关系与知识分享 | 第32页 |
·成员关系与知识整合 | 第32-33页 |
·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 | 第33页 |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 第33-34页 |
·研究变量界定 | 第34-37页 |
·成员关系 | 第34页 |
·知识分享 | 第34-35页 |
·知识整合 | 第35页 |
·吸收能力 | 第35-37页 |
第4章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7-53页 |
·问卷设计 | 第37-38页 |
·问卷收集 | 第38-39页 |
·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9-45页 |
·成员关系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0-41页 |
·知识分享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1-42页 |
·知识整合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吸收能力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3-45页 |
·相关分析 | 第45-47页 |
·成员关系与知识分享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成员关系与知识整合的相关分析 | 第46页 |
·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47-49页 |
·模型拟合优度 | 第47-48页 |
·研究假设检验 | 第48-49页 |
·调节效应检验 | 第49-53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讨论与展望 | 第53-59页 |
·实证结果汇总 | 第53-54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4-57页 |
·成员关系与知识分享的关系讨论 | 第54-55页 |
·成员关系与知识整合的关系讨论 | 第55页 |
·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的关系讨论 | 第55-56页 |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讨论 | 第56-57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不足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调研问卷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