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基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0页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现实意义第11-12页
   ·研究综述第12-18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2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第20-21页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第21-22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3页
     ·施瓦布实践的课程范式理论第22-23页
     ·杜威的实用主义第23页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特点第23-25页
     ·校本课程目标:职业定向性第23-24页
     ·校本课程内容:重在应用技术第24页
     ·校本课程组织:以实践为中心第24页
     ·校本课程实施:高水平的产教研结合第24-25页
第三章 样本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现状概况第25-32页
   ·样本院校基本情况简介第25-26页
   ·样本院校课程开发的有利条件第26页
   ·样本院校课程开发现状第26-32页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第27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第27-28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流程第28-29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队伍第29-30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反馈与评价第30-32页
第四章 样本院校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调查目的和调查思路第32页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第32-33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高职院校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基本内涵认识缺乏第33页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意愿良好第33-34页
     ·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第34-35页
     ·校本课程特色不鲜明,有待加强第35-36页
     ·理论讲授多,实践、实习机会少第36-37页
     ·评价方式多样性有待加强第37-39页
第五章 样本院校校本课程开发取得的成效与不足第39-42页
   ·校本课程开发取得的成效第39-40页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第39页
     ·“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树立第39页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第39-40页
     ·有利于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第40页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第40-41页
     ·经费限制问题第41页
     ·校本课程特与市场需求结合问题第41页
     ·校本课程评价方式问题第41-42页
第六章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建议第42-45页
   ·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第42页
   ·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第42页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趋势,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化”第42-43页
   ·加强校企深入合作第43页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保障体系第43-44页
   ·完善校本课程评价和改进机制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等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