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第16-25页
   ·城乡之间不均衡第16-21页
     ·城乡师资配备失衡第16-18页
     ·教育经费投入城乡差距大第18-20页
     ·城乡教学基础设施差异大第20-21页
   ·校际之间不均衡第21-23页
     ·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间不均衡第21-23页
     ·公立学校和非公立学校之间不均衡第23页
   ·地域之间不均衡第23-25页
     ·各地区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不均衡第23-24页
     ·各地区师生比相对不均衡第24-25页
第三章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成因第25-33页
   ·教育理念的偏差第25-27页
     ·基础教育的精英教育第25页
     ·基础教育的功利主义第25-26页
     ·教育的市场化第26-27页
   ·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模糊第27-29页
     ·教育经费投入中的缺位第27-28页
     ·教育监管中的缺位第28-29页
   ·基础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第29-30页
     ·基础教育资源总量的供需矛盾第29页
     ·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第29-30页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第30-33页
     ·县市政府教育财权与事权的不协调第30-32页
     ·“就近入学”政策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恶化第32-33页
第四章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主体构成及其权责第33-38页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系统的主体构成第33-35页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一——政府第33-34页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二——学校第34页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之三——社会第34-35页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系统主体权责定位第35-38页
     ·政府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责第35-36页
     ·学校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责第36-37页
     ·社会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权责第37-38页
第五章 成都创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探索及其经验启示第38-47页
   ·成都市创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主要做法第38-42页
     ·构建“教育联盟”资源共享机制第38-39页
     ·创新“县管校用”教师流动机制第39-40页
     ·建立“城乡覆盖”教育经费资助机制第40-41页
     ·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第41页
     ·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第41-42页
   ·成都市创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经验第42-47页
     ·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理念是思想动力第42-43页
     ·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根本前提第43-44页
     ·坚持完善城乡教育统筹配套机制是基础保障第44-45页
     ·坚持多元主体参与是关键环节第45-46页
     ·坚持特色化教育发展是有效途径第46-47页
第六章 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第47-51页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价值导向机制第47-48页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机制第48-49页
   ·公共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第49页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监测评估机制第49-5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总结第51页
   ·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电子系统教学教案的分析和运用
下一篇: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