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23页 |
| (一) 中国城市音乐文化研究综述 | 第8-15页 |
| (二)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15-20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20-23页 |
| 一、呼和浩特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兴起与演变 | 第23-44页 |
| ·社会变迁与呼和浩特城市化发展图景 | 第23-33页 |
| ·呼和浩特城市化发展历程 | 第23-31页 |
| ·城市化与市民生活 | 第31-33页 |
| ·市民音乐生活的变迁及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兴起与演变 | 第33-44页 |
| ·呼和浩特市民音乐生活及其发展 | 第33-39页 |
| ·呼和浩特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兴起与演变 | 第39-44页 |
| 二、民族餐饮业与蒙古族音乐资源 | 第44-75页 |
| ·民族餐饮业与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 | 第44-53页 |
| ·呼和浩特民族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 第44-46页 |
| ·歌舞伴餐表演的行为主体 | 第46-53页 |
| ·音乐表演团体 | 第46-52页 |
| ·民族餐饮业中的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职业特点 | 第52-53页 |
| ·民族餐饮业对蒙古族音乐资源的商业化利用 | 第53-75页 |
| ·舞台表演 | 第53-56页 |
| ·包间点歌 | 第56-61页 |
| ·仪式表演 | 第61-75页 |
| 三、酒吧文化与蒙古族音乐 | 第75-92页 |
| ·呼和浩特酒吧简况 | 第75-80页 |
| ·酒吧中的蒙古族音乐 | 第80-92页 |
| ·表演团队 | 第80-81页 |
| ·表演形式及特点 | 第81-92页 |
| 四、文化旅游业对蒙古族音乐资源的征用 | 第92-107页 |
| ·呼和浩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第92-94页 |
| ·呼和浩特旅游景区的蒙古族歌舞演艺 | 第94-107页 |
| ·蒙古风情园 | 第95-97页 |
| ·表演团队 | 第97-98页 |
| ·蒙古风情园对蒙古族歌舞演艺的商业运作 | 第98-107页 |
| ·草原主题歌舞演艺及其文化符号生产与互动过程 | 第99-102页 |
| ·草原主题歌舞演艺所体现的商业运作模式 | 第102-107页 |
| 五、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社会角色及文化阐释 | 第107-120页 |
| ·作为一般社会角色的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 | 第107-113页 |
| ·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从业心态 | 第107-111页 |
| ·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的社会关系网 | 第111-113页 |
| ·作为文化角色的蒙古族新型音乐职业群体 | 第113-120页 |
| ·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存承者 | 第113-115页 |
| ·实现蒙古族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行为载体 | 第115-120页 |
| ·蒙古族音乐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 | 第115-116页 |
| ·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资本转换 | 第116-120页 |
| 结语 | 第120-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 附录1 论文图片来源索引 | 第130-133页 |
| 附录2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歌手现状调查问卷 | 第133-139页 |
| 附录3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乐手现状调查问卷 | 第139-144页 |
| 致谢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