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一、绪论 | 第7-12页 |
| ·选题缘起 | 第7页 |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 ·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 ·词典的类型 | 第7-8页 |
| ·单语词典的释义模式 | 第8-9页 |
| ·汉语义类研究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人格评价类词语概述 | 第12-20页 |
| ·“人格评价”概念阐述 | 第12页 |
| ·人格评价类词语的形名语义关系 | 第12-15页 |
| ·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 ·词目选取 | 第17-20页 |
| 三、《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分析 | 第20-25页 |
| ·《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特点 | 第20-21页 |
| ·《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式选择倾向 | 第21-25页 |
| 四、《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分析 | 第25-29页 |
|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特点 | 第25页 |
|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式选择倾向 | 第25-29页 |
| 五、《现代汉语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式对比. | 第29-34页 |
| ·《现代汉语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式选择倾向对比 | 第29-33页 |
| ·《现代汉语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释义模式选择倾向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 六、人格评价类词语的释义模型 | 第34-39页 |
| 七、结语 | 第39-41页 |
| 附录 | 第41-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