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2.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内容的比较分析 | 第14-28页 |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内容的共性分析 | 第14-21页 |
·社会公德教育是青少年品德教育内容的基础 | 第17-18页 |
·道德规范的养成是青少年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健康人格的养成是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20-21页 |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分析 | 第21-28页 |
·集体主义教育和个人主义教育内容的不同 | 第24-25页 |
·信仰教育、价值观教育内容不同 | 第25-28页 |
3.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实施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28-36页 |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实施方式的共性分析 | 第28-32页 |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第28-29页 |
·校园文化建设将无形的青少年品德教育寓于有形教育之中 | 第29-30页 |
·课外活动是青少年品德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 | 第30-31页 |
·学校德育社会化对于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 第31-32页 |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实施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 第32-36页 |
·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实施方式不同 | 第32-34页 |
·心理健康咨询在青少年品德教育实施方式中的重视程度不同 | 第34-35页 |
·对课外活动这一德育形式的重视程度不同 | 第35-36页 |
4. 中美青少年品德教育内容与方式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36-42页 |
·客观的评价和继承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和改造美国先进德育经验 | 第37-39页 |
·转变僵化的教条式品德教育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 | 第39-40页 |
·注重社会实践的德育作用,通过德育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