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的政府管理与扶持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流动摊贩的管理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绪论 | 第9-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城镇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 第9页 |
|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重要就业方式 | 第9-10页 |
| ·已有研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 2.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的界定 | 第19-27页 |
| ·本文关于非正规就业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 第19-22页 |
| ·概念探讨的学科背景 | 第19页 |
|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假设性界定 | 第19-20页 |
| ·关于非正规就业概念的深入探讨 | 第20-22页 |
| ·本文对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的界定 | 第22-27页 |
| ·关于非正规就业分类 | 第22-24页 |
| ·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概念 | 第24-25页 |
| ·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职业分布 | 第25-27页 |
| 3.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与政府职责 | 第27-34页 |
| ·低端非正规就业与城市经济发展 | 第27-29页 |
| ·低端非正规就业的外部经济性 | 第27-28页 |
| ·低端非正规就业的内在经济效应 | 第28-29页 |
| ·低端非正规就业与现代城市管理摩擦 | 第29-30页 |
| ·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市容环境的影响 | 第30页 |
| ·对管理方式的影响 | 第30页 |
| ·低端非正规就业的弱势特征与政府管理职责 | 第30-34页 |
| ·低端非正规就业的弱势特征 | 第30-31页 |
| ·管理与扶持低端非正规就业是政府的职责 | 第31-34页 |
| 4.政府对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34-52页 |
| ·天河区流动摊贩概况 | 第34-37页 |
| ·摊贩数量 | 第34-35页 |
| ·地域分布 | 第35页 |
| ·职业种类 | 第35-36页 |
| ·市民反映 | 第36-37页 |
| ·天河区流动摊贩生活经营状况 | 第37-47页 |
| ·工作情况 | 第38-40页 |
| ·生活状况 | 第40-43页 |
| ·社会关系 | 第43-44页 |
| ·社会保障水平 | 第44-46页 |
| ·对政府管理的态度 | 第46-47页 |
| ·流动摊贩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47-52页 |
| ·政府管理流动摊贩的现状 | 第47-49页 |
| ·政府管理流动摊贩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 5.对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52-58页 |
| ·加强对低端非正规就业的科学管理 | 第52-53页 |
| ·实行分类管理 | 第52页 |
| ·实行证照管理 | 第52-53页 |
| ·实行分层管理 | 第53页 |
| ·加大对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的扶持力度 | 第53-58页 |
| ·提供合理合法的扶持依据 | 第53-55页 |
| ·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 | 第55-56页 |
| ·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 | 第56页 |
| ·加大社会综合扶持力度 | 第56-58页 |
| 6.结论与研究不足 | 第58-60页 |
| ·论文结论 | 第58页 |
| ·研究不足 | 第58-60页 |
| 注释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附录1:流动摊贩就业状况调查问卷表 | 第63-65页 |
| 附录2:街道市民如何看待流动摊贩问题调查问卷表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